来源:金融时报 赵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正规金融机构要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正规金融应该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力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阐述了“几家抬”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思路,其中“一家”便是商业银行。易纲强调,“如果正规金融提供的服务多一些,小微企业融资加权平均成本就会下降一些。”
然而,商业银行作为未来小微金融的先锋军和骨干力量,目前来看,无论是在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层面,还是组织机制层面,仍有一些“短板”需要弥补。同时,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小微金融或能够为银行业务转型提供一片新“蓝海”,并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甚至是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角逐的“黄金赛道”。
银行“三梯队”小微贷款余额稳增
近期,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春风频频吹来。继易纲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2018)上透露“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出台一个对小微企业改善服务、增加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政策”之后,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措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李奇霖认为,近期密集释放的政策红利,加上之前针对普惠金融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小微金融或能够为银行业务转型提供一片新“蓝海”。根据安永发布的《普惠金融创新:通过创新性普惠金融发展实现收入增长》测算报告,若将全球60个新兴市场尚未享受金融服务的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纳入金融服务范围,预计中国银行业2020年收入可增长634亿美元。
那么,目前我国银行业支持小微情况如何?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1.7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1.02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545万户。
按照小微贷款余额比例,联讯证券研究院将银行机构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国有五大行,以7.4万亿元占比近1/3,成为小微金融的主力;第二梯队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其中农商行和城商行小微贷款余额均超过了5万亿元,占比分别为26%和23%,股份行略低,占比18%;第三梯队由农村信用社组成,其在2016年的小微贷款余额也超过了万亿元。
“从这三个梯队的小微贷款余额增速情况来看,近3年,农商行增速保持高位,逐渐赶超股份制银行,成为小微贷款业务领域极富活力的一股力量;城商行增速次之,在2016年初超过股份制银行居第二梯队中间;而股份制银行的增速低位振荡,考虑到小微贷款余额整体的增速,股份制银行实际上是在倒退。” 李奇霖表示。
深耕供应链金融或是重要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联讯证券研究院研究发现,之所以一些股份制银行大幅缩减小微业务致使小微贷款规模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出于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担忧以及利润受到增长过快的不良贷款的侵蚀。实际上,如何将支持小微企业与自身逐利性统一起来、实现财务可持续、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是银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来看,小微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有三种:IPC模式、信贷工厂以及供应链金融。IPC是一套系统地在线下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的工作方法,对人的依赖性较强,重实地调研和交叉验证,并以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作为放贷依据,是目前多数城商行、农商行正在运用的小微业务模式。然而,IPC模式对业务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高,招聘和培训投入大,贷款审核周期长、效率低,且道德风险高。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供应链金融迅速“蹿红”,其产生的背景即是,银行在寻找一种“既能更好的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银行又不必承受太高风险”的信贷模式。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银行可通过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或提供供应链金融ABS中的Pre-ABS资金两种方式,参与供应链金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中心特聘研究员戴志锋认为,参考成熟金融市场发展进程,大型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直接融资比重将逐步提升,对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利差空间越来越小。小微企业在未来将成为银行最主要的客户来源和利润来源,而供应链金融则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小微金融模式。
专职机构专业化运营独具优势
专家认为,支持并推动小微企业发展,银行为其设立专职机构、实现专业化运营尤为重要。去年5月,原银监会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聚焦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事业部,便是“专业化运营”的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国有五大行均已在总行层面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开始运营;在一级分行层面完成全部185家分部的设立,还有6万余家支行及以下网点从事城乡社区金融服务。此外,6家股份制银行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
近日,联讯证券研究院以孟加拉的“乡村银行”为样本进行的小微金融研究成果显示,在银行内部建立普惠金融专职机构,实现专业化运营,有利于实现财务可持续与提供小微金融服务双重目标的兼顾。在孟加拉平均还贷率只有50%的情况下,采用专业化运营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还贷率在97%以上。
借鉴国外经验,李奇霖认为,除了目前大型银行和6家股份制银行已经建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之外,其他中小银行也应该建立起服务小微金融的专营机构,实现独立运行、独立核算,建立区别于其他部门的考核指标,从产品到风控都实行专业化运营。
事实上,部分银行已开始探索小微金融的专业化运营。据悉,浙商银行自2006年便设立了首家小企业专营机构,并针对小微企业建立专门的小企业业务授信制度体系,从操作规程、业务授权、信用评级、抵押物评估、定价等方面实施明显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办法。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也在原有组织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出“专营机构、专有流程、专业队伍、专属产品、专门体系、专项资源”为一体的“六专”经营体系,成为该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的重要保障。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