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桑梓情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5日
夏日阳光灿烂,会昌县右水乡下寨村的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满眼绿意,乒乓球大小的猕猴桃幼果挂满枝头,一个高大的身影穿梭于果树之间,耐心细致地指导工人疏果。他就是会昌县致富带头人、圣品果业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小锋。
“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赣州市产业发展科技示范户”“赣州市优秀青年经纪人”……自1995年开始创业以来,吴小锋和他的公司获得了不少荣誉。然而,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带着家乡群众一起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致富的宝贵经历。
脐橙销售赚取人生第一桶金
1995年,高中毕业的吴小锋有些踌躇,望着家中的田园林地,他决定放弃追随南下务工的潮流,“家乡山水林田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日子过得肯定要比在外务工强。”说干就干,一边跑运输的吴小锋趁着闲暇时间,一边在父母经营的果园里学习种植技术。他渐渐发现,果农辛辛苦苦一年,却因为销路不畅,赚不了几个钱。于是,他尝试着将脐橙等果品贩销到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并尝到了脐橙销售带来的甜头。
为什么不做脐橙营销生意,为果农解决销果难题呢?照着思路,2003年,吴小锋开始小规模贮果,他将当地果农的脐橙收购到自家仓库后,再以略高于收购价卖给当地或外地更大的经销商。这种类似于果品经纪人模式的营销方式,很快便让他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通过这种营销模式,他不仅让当地的脐橙与家乐福、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建立了业务联系,还认识了几家知名出口公司的老总,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山沟沟里长出的脐橙得以跨出国门,远销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吴小锋的带领下,公司年销售脐橙达1500万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脐橙营销“巨头”。
探索产业转型规避发展风险
吴小锋的公司越做越大,短短几年,他陆续投资近千万元,建设果品贮藏保鲜库3000平方米。就在产业发展顺风顺水的当头,2013年,多地发生的柑橘黄龙病害给了吴小锋一记提醒。“发展农业产业风险大,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公司要尝试多样化种植。”吴小锋寻思着。
为改变产业结构,吴小锋带领团队辗转山东、四川等地考察,求学问经。一行人返乡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实践。择地选址、土地流转、水源管理……吴小锋事无巨细,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终于,2015年,注资500万元的下寨村猕猴桃示范基地开启了红心猕猴桃的种植历程,紧接着,2016年成立右水乡锦晟猕猴桃果业合作社。边摸索边实践,2017年,吴小锋引进八月瓜优良品种,带领贫困户一起种植八月瓜。
如今,走进吴小锋的果园,但见猕猴桃和八月瓜硕果累累,工人们正忙着摘取多余的果实,“你别看这果多得喜眼,不舍得也得扔掉一些,否则会影响果实个头和果品。”吴小锋说。
经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眼下,成片的果园丰收在望,专人收购加上多样化种植,能合理规避产业单一发展的风险,给吴小锋吃了一颗“定心丸”。
利益联结贫困户带动脱贫致富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乡富了才幸福。为了更好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吴小锋积极响应政策并投身精准扶贫工作中。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硕果”“永丰”“宏昌”3家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辐射带动292户贫困户,每户享受600元一年的产业分红。
“吴总很关心工人的生活,体谅劳动者的辛苦,这里伙食安排得很好,每天我们还可以拿到70元的收入。”正在八月瓜种植基地劳作的刘招娣告诉记者,她是右水乡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帮扶干部介绍来到吴小锋的果园务工,凭着自己的勤劳已于去年成功脱贫。像刘招娣这样,靠自己双手在果园里挣钱的贫困户还有50余名,持续稳定的务工收入为他们的脱贫之路注入了无限的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好地让贫困户掌握种植技术,自主发展产业,吴小锋的公司还采取定额包销的方式为38户贫困户预先提供八月瓜果苗,贫困户可在采摘收获后支付苗木款。“吴总不仅预先指导我们把种苗种下去,还为我们联系好了收果的买家,‘一条龙’的服务免去了我们种植的后顾之忧。”右水乡右水村贫困户吴兴华说,跟着吴小锋,他种植了10亩八月瓜。
如今,260亩八月瓜果实满架,欣欣向荣,为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带来无限希望。“能得到家乡群众的信任,并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我感到干劲十足。”望着自己的果园,吴小锋心中充满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