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在家门口就业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7日

  “妈,您身体不舒服,中午我会回来做饭……”近日,吃罢早餐,家住鹅公镇圩上的村民杨丽骑车往离家1公里的镇就业扶贫产业园上班,临行前交代婆婆要保重身体。此前,杨丽和丈夫一直在广东务工,无暇顾及家庭,如今夫妻俩在家门口就业,薪酬与在外务工相差无几,还可以照顾一家老小。
 
  鹅公镇位于定南县东部,距离县城38公里,过去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大多青壮年出外务工。近年来,鹅公镇不仅有了大规模种养基地,还新建了就业扶贫示范园区,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就业。
 
  建园区兴种养
 
  乡村振兴显活力
 
  鹅公镇就业扶贫产业园位于圩镇崇德社区内,现有扶贫车间34家。走进园区,密集的厂房内机声隆隆,一派繁忙。
 
  “村民外出务工,赚到了不少钱,有的还当上老板,但因为家中有老有小,让他们两头难以兼顾。因此,他们期待家门口就有工厂,这样既能打工赚钱,又能照顾家庭。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办起了产业扶贫示范园。”鹅公镇党委书记冯武耀说。
 
  鹅公镇是劳务输出大镇,年轻劳动力超过50%。近年来,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迁,越来越多青壮年返乡就业,为园区建设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2016年以前,龙达数据线加工厂老板龙志刚,一直在东莞某数据线加工厂务工,凭着精明能干,当上了销售经理。后来,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当得知镇政府在鹅公镇圩上建起就业扶贫示范园,便在园区创办了龙达数据线加工厂。经过两年的运营,现有70名工人,带动17户贫困户就业。
 
  据统计,自该扶贫示范园区设立以来,共吸引了21名返乡创业人士在园区创办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700多个,让131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320人,每个贫困人员可实现年增收3万元。
 
  距扶贫示范园往南约1公里,占地200亩的菊花种植基地里,水邦村村民彭金凰带着几名工人正在安装观光栅栏。据他介绍,2017年5月,塘唇、水邦、岸口3个村通过流转土地,他和另外32名村民共同出资102.3万元成立菊花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吸纳了20户贫困户入股,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每年可增收1.5万元。
 
  乡村振兴少不了龙头企业的引领。江西宏涛生态鹅业在鹅公镇的乐田、企坝、木杨三个省级贫困村各建有一个生态养鹅基地,每个村年养鹅达3万羽,每年分红给村里,确保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同时,基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帮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又带动其他群众一起参与,实现了利益联接和产业大发展。
 
  重引领立台账
 
  精准帮扶有实招
 
  通过积极培育发展种植养殖业,鹅公镇切实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探索出“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致富带头人走、致富带头人跟着产业走”的发展之路,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
 
  “园区成立了党员服务队,采取党员与进驻企业一对一服务的方式,在企业招工、用工纠纷调解等后勤保障上提供服务。”谈及园区和企业的党建引领,鹅公镇组织委员温笑聪说。
 
  水邦村干部叶建清协助进驻企业——赣州市伟程鹏电子厂,在7天时间内帮忙完成招工138人,帮助解决5个管理问题,切实保障了进驻企业顺利开工投产。菊花基地的建设则是三个村党支部积极谋划、通力合作的结果,塘唇、水邦、岸口三个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通农户思想工作,仅用10天就完成了218亩的土地流转任务。村集体以基础设施投入占股5%,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有了岗位,还得实现与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哪个村的老板办企业,哪个村负责招工,负责服务。”负责对接龙志刚的数据线加工厂的是杨坑村,贫困户冯辉连就是他从政府的台账体系中获取的信息。
 
  建立就业扶贫管理台账体系是鹅公镇在精准帮扶上的一大妙招。在此体系中,包括贫困户培训就业需求台账、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公益岗聘用贫困人口台账、已就地就业台账、扶贫基地台账等。冯武耀介绍,建立就业需求台账目的就是因人施策、量体裁衣,实现与贫困户信息库无缝对接,政府“保姆式”服务架起贫困户与社会资源的致富桥,探索出一条以社会力量为主体、贫困户参与、政府服务保障的“三方融合”脱贫之路。
 
  变输血为造血
 
  扶智壮志是目标
 
  “我虽腿患残疾,但手还灵活,在轧花厂加工丝花,一天最少有30元的收入。”在鹅公镇深富美轧花厂,贫困户冯秋兰说,与她一样在轧花厂上班的还有20多名残疾人。
 
  残疾人叶根深带动残疾人脱贫的事迹,如今在鹅公镇广为流传。叶根深少年时意外受伤,落下肢体四级残疾,初中毕业后便赴广东务工。2008年冬,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他返乡成为当地一名残疾人致富能手。2017年3月,鹅公镇政府通过返乡创业能人信息库找到叶根深。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在鹅公镇圩上办起了首家丝花加工厂,吸纳20多名残疾人就业。为消除残疾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叶根深通过镇政府就业扶贫管理台账,得知全镇有不少残疾贫困户,为解决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他又开办了4家分厂。在手把手指导残疾工人轧花技术的同时,他还经常勉励、开导残疾工人要树立脱贫致富信心,通过自身的创业致富经历带动影响更多残疾贫困户自强脱贫。截至目前,叶根深的工厂已有效安置120多名残疾人就业。
 
  叶根深创办扶贫车间是鹅公镇创新扶贫的一个缩影。该镇积极创新扶贫方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和“能力短板”,此外还联合定南县公共就业服务局为60多名贫困户开办了为期10天的电商培训班,借助电商培训,引导更多贫困户学有所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红毅 特约记者叶兴华 记者余书福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