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有关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相关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
许可保险公司作为LP,制定并依据符合国内PE行业现状的投资标准,尝试将资金交由专业化PE基金进行管理。通过与外部专业管理团队合作,实现PE行业发展与险资保值增值的共赢。”已经参加过两届两会的中信资本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考虑到了人民币基金发展的资金来源瓶颈。
尽管,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并不能够算得上“大鳄”,但是其资金的动向也牵动着资本市场发展的脉络。据保监会统计,到去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7万亿元人民币。保监会预计,2010年将会有超过1.5万亿元保险资金面临投资出路的压力。
PE的瞭望 亟待细则出台
随着本土PE的发展,人民币基金也在2009年出现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过程。尽管PE行业无论本土PE还是外资PE,都看见了人民币基金发展的前景,但是人民币基金来源的瓶颈已然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阻碍。
2008年4月,社保基金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打开缺口,这让中国PE发展得到了大力的助推,按规定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经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总体投资比例不超过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按成本计)的10%。
当然为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它着眼投资的VC/PE将是那些精挑细选的机构。这并不能够满足PE发展的需求。“作为目前国内少有的市场化运作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投资对象设定的标准较高,能投入的人力也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市场巨大的资金募集需求。”张懿宸提出。
这就催化了保险资金投资PE领域的呼声高涨。“或者说,我们期待保险资金松绑只是整个行业加大LP范围的一个开始,如果保险公司投资PE发展能够顺利的话,我想银行、上市公司等也将加入LP的领域。这对整个金融领域资金配置,会起到平衡的作用。”一位PE行业相关人士认为。
保险资金能否顺利进入到 PE机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策放开,自新《保险法》修订实施之后,对于保险业投资PE,相关细则的出台将是一剂强而有力的催化剂。去年底,保监会发布了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将有明文规定。
有专家表示,目前保险资金投资PE还需要等到具体实施细则出来才能够明确投资渠道。“细则的出台会考虑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同时也需要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具体出台的。
保险系PE初显
去年10月1日,新修订后的 《保险法》实施,打开了保险资金投资PE的闸门,为保险资金增加了不动产以及未上市股权投资两种投资渠道。就在新《保险法》实施之时,中国人寿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 和泰康人寿等行业巨头纷纷向保监会提交成立PE投资公司的申请。
2009年年初,中国平安已经看出了PE投资领域资本增值的蛋糕,成立平安创新资本公司,启动了被业界称为中国平安“PE计划”。据相关信息,按照中国平安内部目标计划,未来两到三年内,平安计划在PE、物业、基建三大领域内完成1000亿元的投资规模。中国平安的“PE计划”共由三支团队组成,分别设于三个子公司平安信托、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及平安证券旗下,已率先试水的平安信托将更多地扮演领队者角色。
尽管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明,要等待保监会的相关规定细则出来才能进行PE投资子公司等相关事宜,但是相关人士认为,中国平安已经切实在做这方面的规划了,包括招揽PE人才等方面。
比之更早的,还有于2008年3月设立的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了解,人保资本定位于人保集团旗下专门对其系统内外的保险及非保险资金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非交易业务的专业化运作平台。除此之外,多家保险公司也蠢蠢欲动。
有分析认为,中国PE市场方兴未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面对纷乱的市场,保险公司设立PE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行业经验进行投资,少走弯路,另外,保险系PE的设立还可以加大对资金投资的风险控制力度。(中国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