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编者的话: 近段时间,有不少市民反映赣州中心城区公交车难等的情况,赣南日报派出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后了解到,目前,市民感觉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公交车不守时、车厢内太拥挤。而车次不够、司机紧缺、一些公交车被单位租用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善这一状况,让市民不再为等车难而犯愁?有关人士认为,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加以解决,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秩序、车辆整治等多个方面下“猛药”。何时让广大市民拥有一个幸福的乘车环境,我们拭目以待。 公交车,想要等你不容易 ![]() 停放在赣州市公交汽车总公司里的公交车。 记者吴悦 摄 ![]() 已经在路上跑了一天的公交司机准备发车继续行驶。 记者吴悦 摄 对于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赣州中心城区市民来说,公交车难等是近段时间最直接的感受。对于赣州中心城区来说,现在的交通正饱受“堵城”之苦,而“公交先行”则是一剂“治堵”良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公交车难等的现象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公交车难等有两个原因,一是公交车出现“司机荒”,二是公交车承担着部分学校、公司的交通车的职责。对此,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表示正在整改中。 “公交车难等成了正常现象” 2月28日早上7时半,黄女士带着儿子在八一四大道市城市管理局站台等公交车。他们等了20分钟还没来,好不容易看到一辆19路车过来了,却没想到车上满满的都是学生,公交车也没停,黄女士看到车头上打着“交通车”的牌子。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她只好打了个车去学校。黄女士很郁闷,现在的交通老是堵,可公交车总是这样难等的话,这不是逼着大家去买车吗,到那时交通不是更堵了? 黄女士遇上的是上班的高峰期,可是张先生在非高峰期同样感受到了公交车的“姗姗来迟”。2月23日下午4时20分,张先生在赣南贸易广场等9路车去办点事,却没想到打了3个电话去公交公司催问,对方只说快来了,最后将近下午5时车子才来,结果事情也没办成。张先生不明白,这还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怎么车子会这样不“守时”? 常坐6路车上下班的赖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只要等个5分钟至10分钟就会来车,可是现在差不多要等上20多分钟,到了上下班高峰期就更是难等,而且就算来了车,也是满员了,经常上不去,要是再碰上雨天,这车就更难上了,“公交车难等成了正常现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段时间以来,不少上班族都有这样的感受——公交车好难等。对于公交车难等貌似成为正常现象的现实,有的市民选择打车,有的则考虑买个电动车或汽车代步。 公交公司的苦衷 对于“姗姗来迟”的公交车,市民们揣测着其中的原因。 “火车站那里停着那么多空车,为什么在上下班高峰期不运行呢?”赖女士说。她认为,公交公司不缺车,可能是缺司机,不然为什么车子放在那里不利用起来呢。 对此,黄女士则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公交车变为某些单位的交通车也是一个原因。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可以看到摆了某某单位、学校交通车的牌子。一部分司机安排去开单位交通车,正常的车次也就很难正常运行起来。 记者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了解到事情确实如此。来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记者看到,有10多辆公交车停在院子里。对公交车难等的现象,一名营运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司机短缺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这也是公交车难等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交通车的负担也让他们无法保证上下班的正常车次。而在这名负责人旁边的一张桌子上,就摆放着一摞新制作的交通车的牌子。 对于缺少司机的原因,一名司机坦言,就是因为收入太低。他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每月基本工资700元,跑一趟3元多,上个月他跑了200趟,才拿到1400元。“现在理发、早点都涨了,可是我们工资不见涨。而且一个人跑一辆车,一天下来坐得腰都痛。” 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导致招不到人,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公交先行”不能流于形式 “公交先行”是我市“治堵”的一大措施。在我市召开的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动员大会上就提出,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便捷公交、廉价公交,进一步开辟公交专用车道,投放一批大容量公交车,加密公交班次,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枢纽,延长运营时间,提高公交覆盖率和换乘效率。而现在的公交车难等的情况却难以令市民满意。 “通过这段时间的整治,感觉道路上是畅通了不少,但是公交车难等真是令人烦躁。我们要疏导交通拥堵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好公共交通,如果像东京和香港那样,公共交通分担80%至90%交通流量的话,我们的交通可以说就不会存在拥堵的问题了。”市民林先生说。 在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了“公交先行”的建议。 要全力确保公交车“准点”,这是市政协委员钟国华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议》中提到的。公交车准点运行,听起来似乎挺难,但这却是现代公交的要求。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期,有些线路公交车如1路、2路、3路等,甚至间隔二三十分钟才能等来一趟车,这是影响市民对“公交难”感知的重要因素,不仅导致市民心理压力加剧,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出租车、私家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的需求,反过来出租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数量的上升,又会加重交通拥堵,形成恶性循环。 公交车越准点,人们对等候的抱怨就越少,对公交车的信任就越强,使用公交车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钟国华说。科学的方法是测定各路公交车每一站点等候10分钟以上的发生频率,并将这一间隔与客流量的峰值配合运算,以尽快载客离站、疏散客流为目标,合理安排各个时段的发车间隔,全力保证公交车的准点运行。 市人大代表谢衍忆在《关于解决河套老城区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的建议》中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逐步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形成以公交为主的交通出行方式。 日前,记者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了解到,关于公交车难等的问题,该公司现在正在进行整改。 据悉,为了解决公交车难等等问题,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将新(改)建公交站台100个,新购置100辆公交车,建公交换乘枢纽站3个;规划建设汽车充电站及汽车加气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