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产品模式创新助力:银行服务小微 努力实现“三不”

来源:金融时报 陆宇航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0日

  “我们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行行长王祖继在该行年中业绩发布会上的这番表示,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作为当前银行业在服务小微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产品与模式的创新,从前端的获客,到中端的金融服务,再到后端的风控,赋能银行业服务该领域的各个环节,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识别小微客户“不犯难”

  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80%的就业的小微企业,同时也占据了90%的企业数量。星罗棋布的小微企业让银行难以对其金融需求进行有效识别。同时, 繁琐的获客流程,也削弱了银行业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动力。

  不过,在产品模式创新的助力下,银行业 “芝麻西瓜一起捡”,变得越来越强。日前,在“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建行副行长章更生透露,通过大数据挖掘,该行创新推出的“小微快贷”产品目前已累计为34.3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了3700多亿元贷款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通过收集分析海量的交易支付、融资结算、社会行为等多方面数据,更加直观地为客户画像,有效甄别目标客户。” 章更生表示。

  在获客方面,建行湖北分行创新搭建多类平台模式。“首先,我行依托工商信息登记平台,在同业率先开展无偿代办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紧抓客户源头。其次,我行依托银税互动平台,将优质纳税户名单与我行小额无贷户名单匹配。同时,我行依托省科技厅平台,定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成果转化,为全省高新技术初创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共同创新科技验收贷产品,为科技计划项目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属产品支持。目前,首笔300万元贷款已发放,储备客户近10户。”该行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该行依托核心客户平台,梳理上下游供应链融资情况,筛选出有价值的上下游营销目标库。“如以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以‘e点通’为抓手,通过打通上下游的营销方式,带来存款新增1亿元,新增对公结算账户50余户,新增结算量超2亿元,发放小企业贷款约2亿元。”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而中行则在全球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的平台,帮助境内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截至目前,中行已在全球举办47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余家中外企业参加,行业涉及高端制造、环保、信息科技、教育、医疗、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旅游服务,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中行有关负责人说。

  提升服务能力“不含糊”

  “以前,我总是要去国税、地税打印近几年纳税信息,提供给银行,通过审批,才能获得授信金额。”一位在建行申请了“云税贷”的客户表示,“现在不一样啦,我在网上申请了建行的‘云税贷’,不需要任何材料,在网上点击一下,税务信息就自动提交到了建行,没多长时间,贷款就到账啦。”

  “通过‘云税贷’产品,小微企业主可通过建行线上渠道,在线提交纳税数据授权,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该产品可通过建行网银全天24小时随时支用和归还,在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建行有关负责人说。

  而在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方面,中行创新推出科技企业“中关村模式”,承认核心技术及专利权的资本属性,引入科技专家联合评审,开发独立的授信审批流程和模式,实现从业务营销、授信审批、风险管理各个环节的模式创新,解决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截至目前,该行已在上海张江、广东珠江、湖北东湖、江苏苏州、天津滨海等地复制推广“中关村模式”,相关企业信贷余额接近130亿元,授信客户超过1000户。

  农行则在近日的深化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要抓紧解决业务模式不新的问题,着力创新线上经营模式,加快发展供应链融资模式,优化完善线下作业模式。要抓紧解决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做实做活小微金融产品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微金融特色产品体系,抓好小微金融产品的营销推广。

  城商行也通过产品模式创新来提升服务小微能力。例如,北京银行探索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新模式,推出“永续贷”“农旅贷”等特色产品。杭州银行则着力打造“云抵贷”“税金贷”拳头产品,线上线下轮动,业务发展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嘉兴银行以及南京银行等推出的无还本续贷产品,通过改变贷款还款方式,让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后,不需要归还本金,只需要银行审核后对其续贷,有效缓解了其续贷难题,降低了运营成本。

  优化风控体系“不放松”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注册信息、税费信息等相对分散,同时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识别成本较高。”建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的模式和产品创新,该行实行数据化穿透管理、工具化风险管控以及全流程系统机控,进一步提升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质量优良。

  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建行的创新层出不穷。例如,建行四川分行针对小企业客户数量多、调查难度大的特点,创新研发大数据风险监测工具“巡山雷达系统”,实现客户“一键体检”功能。

  “该系统能够广泛搜集、清洗、分析全网各类有价值信息,与我行预设的监控规则进行比对,自动产生风险预警信号,实现智能反欺诈和前置拦网,并通过‘小企业助手’实现精准的过程督导,‘预报小信号,不留大隐患’。”建行四川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由于“巡山雷达系统”采用探针-指标-规则-模型-流程五层架构设计,具备灵活性高、扩展性强的突出特点,能够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提供坚实风控保障。

  此外,民生银行持续整合征信、工商、税务、支付结算等数据信息,搭建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反欺诈模型、授信决策引擎、监测预警模型等,并加大人脸识别、线上身份识别与远程面签等科技应用,持续打造信贷工厂集中审批、IPAD移动作业平台等。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陆宇航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