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庞东梅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30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腾飞。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呈周期性特征,而不良资产是资源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出现错配的一个客观存在。
上世纪末,为应对亚洲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199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中国华融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接管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从此诞生。
近20年的发展,四大AMC运用国家赋予的政策和手段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在顺利完成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任务之后,走上了商业转型之路。
服务经济金融体制改革
我国不良资产行业的产生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密不可分。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搭建,金融改革同步推进,主要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机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是其中重要一步。
此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良资产如何处理,成为金融改革推进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改革的逐步推进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冲击,国有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银行业也面临压力,不良资产上升,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四大AMC由此应运而生。
四大AMC诞生之后,迅速收购了四大国有银行超万亿元不良资产,使银行不良率迅速下降,有力支持了国有银行改制。剥离不良资产后,国有商业银行顺利完成改制,相继上市,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型,并逐步壮大起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AMC有力支持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债转股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帮助国有企业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效益下滑的问题。
承接和处置从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AMC成功完成了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了国家损失,对化解金融风险、平滑周期波动、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培养出独特的专业优势,为后期的商业化转型打下基础。
走上商业化转型之路
2006年,随着财政部规定的政策性债权处置的最后期限来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政策性业务基本结束。
之前,四大AMC已经在探索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2004年3月开始,基于经营及改制上市需求,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不良资产的商业化剥离。正式开启了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的新时代。
AMC走上了商业化转型之路,并逐步形成了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多牌照、全方位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雏形。
中国信达成为第一个完成“股改—引战—上市”的AMC,并成功在香港上市;中国华融随之也完成了“三步走”,顺利在港上市;2016年,最后两家AMC,中国东方和中国长城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
据悉,目前中国东方完成引战工作,成功引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新资本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投资者。
在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AMC也逐步集齐银行等各类金融牌照,搭建了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向多元化金融业务延伸,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不良资产经营的效率。
AMC不断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收购不良资产,乃至实现了商业化方式收购不良资产包的常态化。随着政策的不断放松,AMC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拓展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业内人士表示,非金债权收购业务的开展,有效化解了企业面临的存量风险,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把AMC在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企业债务危机的优势很好地发挥了出来。
进入全面商业化时代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如今已经进入了全面商业化阶段。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2013年,监管层允许成立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2016年,又放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二胎”政策,不良资产市场迎来了“地方新军”。随着这一轮不良资产新周期的展开,地方AMC数量不断上升,至今已经超过50家。
本轮不良资产新周期,吸引了更多的市场主体。目前业界概括为“4+2+N+银行系”,四大AMC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地方AMC参与度不断提升,性质日益多元化,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增加,专司债转股的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快速落地。不良资产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日趋激烈,商业化程度日趋成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不良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四大AMC在监管层“回归本源”的要求下,进一步加大了不良资产领域的拓展力度。持续深化不良资产业务内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新时期下,AMC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将化解金融风险关口前移,积极探索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腾挪资源。
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除了传统的本息清收、以物抵债、诉讼追偿之外,资产管理公司还积极利用债务重组、并购整合、债转股等先进的投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处置附加值,帮助困难实体企业实现近期解危、远期解困,帮助危机企业造血再生。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