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着眼万亿元市场“大蛋糕”险企加快布局大健康产业

来源:金融时报 王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0日

  近日,瑞华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年内第一家获批开业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与此同时,银保监会批复准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开设分公司。今年,保险公司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保险公司作为商业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执行的生力军之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448.79亿元,同比增长9.32%。而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报告,以2012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5年复合增长率38%为依据计算,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潜力巨大的健康险市场,不仅促使众多保险公司深耕主业,还使得不少险企近年来不断携手医药卫生、食品、体育等行业,拓展大健康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大健康生态圈。

  “保险+医养”

  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险企凭借深耕健康险多年的产业链优势以及庞大的客户群,不断在大健康产业深度布局,而瞄准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便是老年客户群体。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虽然我国养老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对于如何提升养老保障能力,很多人都寄希望于开始起步的第三支柱,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

  从国际经验看,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中,商业保险是重要支撑部分。因为商业保险具备商业化运作、风险管理以及长期负债管理等优势,可以对养老保险发挥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功能。因此,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激励的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商业保险。

  我国的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也已经起步。自5月1日试点以来,目前已有12家保险公司获得产品销售资质,有40余款产品在售。产品设计通过税收递延让利于消费者,降低了投保人当期个税负担,可发挥税收递延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升商业养老保险需求。

  养老与医疗相辅相成,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触角伸向医疗产业,形成了进军大健康产业的“保险+医养”路径。比如,10余年来,泰康保险集团已在全国布局12个大型医养融合养老社区、3个大型医疗中心,建构口腔和妇儿两大专科医疗体系,投资领域涉及医疗、治疗、制药、医疗器械和健康大数据企业等。

  业内人士分析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健康市场需求巨大,这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多方面机遇,其中,一是更多的长期保障型医疗健康险产品问世,二是“健康险+养老保险”“保险+医养”等新型保险业态开始出现,保险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

  “保险+健康”

  助因病致贫返贫户摆脱困境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脱贫攻坚战开展两年多来,我国因病致贫返贫户由2015年底的726.9万户下降到2017年底的388.2万户,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近一半。其中,农村地区的医疗、人身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从2012年起开始全面推广小额人身保险,很多保险公司都有涉足。比如,中国人寿推出针对农村客户群体的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保险,近几年在农村迅速推广,成为防止众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屏障。

  麦肯锡咨询管理公司发布的中国农村保险市场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农村保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成为涵盖食(农业保险)、医(医疗保险)、住(财产保险)、行(车险)、养(寿险及养老保险)五大类全险种的市场。

  事实上,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不管是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均相对较低,有广阔的深耕空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农户投保意识的加强,不仅农业保险、巨灾保险等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户用于健康医疗、意外伤害等的保险投入也会增多,农村保险市场正成为人身、医疗健康险的新蓝海。

  健康管理

  成为“新风口”

  随着公众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这一新行业正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保险公司借助产品和客户相通的天然优势,也不断向这一领域进军。

  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不断更新保险公司的服务场景。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产业链上已经附着很多固定客户群,而健康管理的客户服务期更为长久,以此为契机,为客户打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闭环服务,成为很多险企追求的目标。

  以平安人寿为例,在其推出的赛事中,客户将运动数据上传至官方APP,平安人寿通过分析数据,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并通过健康信息分享、健康生活监督等,与客户实现高频互动,以提升客户黏性。而这一“保险+运动”的服务模式也被很多保险公司效仿。

  保险公司除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康复服务机构等合作外,有的公司还通过投资医疗产业上下游,直接进入健康管理和医疗行业。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泰康人寿出资20.6236亿元投资拜博医疗51.56%的股权。

  面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保险业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也在不断拓展保险服务的新业态和新内涵。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保险业将大有可为。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王笑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