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柯钢: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是有效的资本市场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7日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再次强调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号召将经济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值此两会期间,国内知名企业界领导齐聚北京,大众网同和讯网联合邀请行业龙头企业和部分业界精英,共同参加由大众网与和讯财经中国会联合主办的题为“经济结构转型与新型战略产业发展”的沙龙。会上,首创成长基金董事总经理柯钢先生讲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因为信息各方面还不对称,反映出来的是PE估值比较不客观。二是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问题,这有利于我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

  以下为柯钢发言实录:

  柯钢:我本来是来听会的,因为我长期在国外,最近与首创做一个PE基金,所以我主要还是从我的专业角度谈这个问题。“十二五”提出了规划和经济转型。我们国家老的发展路子主要是以投资拉动性的经济增长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的缺陷,它本身与过去老的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的模式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是项目性的投资,经济的载体不是很明确,时间也比较短,它整个运作的透明度也不高,容易造成资产泡沫。

  我想谈一个主要的题目,因为我是搞PE基金(股权投资)的,经济转型涉及到怎么样把我们过去三十年产权性的投资转变为债券性的投资,产权性投资与市场结合最紧密,与需求结合最紧密,这就不容易造成脱节。我们在国外有一个感觉,中国的经济三十年迅猛发展,可是中国股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反映这方面的发展,变成一个投机市场。因为作为一个需求拉动型的投资,并没有进入零合交易的资本市场领域,资本市场反应不出来,很多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并不上市,技术含量很低,管理含量很低,并不能在市场上反映出来。

  所以,我们认为,如果中国想发展,把创新和价值的发现在资本市场表现出来,PE是离市场最近的,PE是离需求最近的,PE拉动的投资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将来民企会作为技术创新起到最基础的作用,国家产业投资和银行参与更多转向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银行融资,银行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反映并不敏感,对中小投资和价值发现也反映不是很敏感,这样应该引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中国已经有四百多万家民营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的有五万多家,可在资本市场却只有两千多家,一板1800家,二板加创业板500多家,所以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现在新三板市场我认为在资本市场层面上要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资本市场下面的OTC交易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交易所更活跃一些。过去我们发觉收购和兼并市场非常不活跃,通过收购和兼并市场,把国外各种要素,包括技术、资本、管理各方面要素相结合是很好的方式。举个例子,JP摩根曾经做一个案子,中国一家石油机制造企业,他们是在美国上市的,可是他们在中国的市场非常好,可是在美国资本市场竞得不到很大的认知,所以它的PE值得不到体现。我们把国外的技术通过国外公司收购兼并并过来。

分享: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