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银行业务“拖后腿” “平深恋”婚期或再推迟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0日

  4月19日,中国平安例行年报新闻发布会召开前不久,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的“工资单”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年报显示,马明哲放弃上年的“零年薪”路线,2009年税前年薪达484.17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常务副总经理梁家驹的税前年薪高达2859.21万元,成为已经披露收入的国内金融上市公司中的“打工皇帝”,总经理张子欣以1170.27万元紧随其后。不过,高管们的“天价年薪”似乎已经不能激起上海、香港两地媒体的兴趣,记者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字背后的企业战略。

  银行业务“拖后腿”

  “支持交叉销售、打造综合金融平台一直是我们的战略目标。”马明哲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强调指出,“2009年,交叉销售深度与广度得到加强,协同效应日渐明显。”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平安产险业务新增保费的14.5%,银行业务中新发信用卡56.5%,信托业务中信托计划的4.5%来自交叉销售。张子欣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平安2/3的客户来自保险业务,“我们发现,非保险产品卖给保险客户的利润率更高,希望平安银行能够开拓更多非银行业务”。

  尽管被寄予厚望,但是平安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然有些“尴尬”,并成为中国平安惟一净利润下降的业务部门。数据显示,2009年,平安银行总资产达2206.81亿元,较2008年增长51.2%;银行净利润10.8亿元,比2008年下降25.2%。

  对此,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称:“融资成本较高、净利差进一步收窄是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数次降息导致净利差收窄,平安银行净利息收入由2008年的38.14亿元减少10.2%至2009年的34.25亿元,净利差由2008年的2.66%收窄至2009年的1.77%。

  那么,中央政府近期出台的银行贷款,特别是房地产贷款新政是否会进一步影响平安银行的净利润?理查德的回答是:“净利润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控制,预计2010年会有一定的上升潜力。”

  理查德向记者透露,平安银行采取了比较保守的贷款政策,特别是在房地产贷款方面,近年来已经做了大幅调整,并对二套房、三套房的投资性房地产贷款进行了严格管控。数据显示,平安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已经由2007年的36%减少到2009年的3%左右;房屋抵押贷款的占比也由2007年的22%下降至2009年的11.9%。

  “当然,我们银行业务的发展不能与一般的上市银行相比。”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补充到,“我们在网店发展、IT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大,也是净利润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平深恋”耐心等结果

  “与深发展的合并正在等待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由于涉及3个监管部门,所以需要一点时间。”作为在上海会场提问的第一家媒体,《国际金融报》记者更加关心盛传已久的“平深恋”进展,而孙建一则用“官方”的表述给出答案:“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审批结果。”

  针对即将到期的交易截止时间,张子欣则表示:“如果‘平深恋’在最后终止日4月30日之前尚未能获批,那么,按照中国平安与新桥的相关协议,该笔交易将自动延期120天。”

  至于中国平安的另一项投资,张子欣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平安将继续持有富通股份。在他看来,“虽然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是全球保险市场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环境。在中国平安卖出富通股份以前,对富通亏损的计提暂时不会回拨,会把股价回升引起的浮盈留存到账面上。”

  “在投资策略方面,中国平安始终坚持保守审慎的原则。”张子欣进一步强调,“保险的资产负债期限比较长,要求我们对投资风险进行严格管控。”他指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依然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投资测了,预计到第二、第三季度,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明朗,可能会适当调整投资策略,“近期,我们仍然以长期债券、企业债为主”。

  此外,马明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我们没有投资海外的计划,除了监管机构允许的境外股票投资组合外。”

分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