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国寿“创先争优看巾帼”系列活动庆“三八”女职工在中国人寿员工中占到了60%以上,是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寿各级公司和工会历来高度重视女职工工作。3月8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工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杨佳教授,为全系统女职工作“走向光明、走向世獊
吴焰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引入保险机制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关注: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在扶贫工作中引入保险机制,有利于统筹利用社会扶贫资源,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推进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小额保险业务,是解决低收入群体疾病、伤残、死亡等风险保障的有效途径,把小额保险与扶贫开发机制相结合,服务广大贫困群体,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有效扶贫手段。
建议:第一,率先在贫困地区实施涉农财产和人身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拓宽贫困地区的涉农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范围。尽快将自然灾害中易遭受损失的农房、农机具和农业设施等纳入涉农保险财政补贴范围;加快小额意外保险在贫困地区推广力度,完善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方位保险保障体系建设。
第二,提高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扩大保费补贴险种,提高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的保障水平。
第三,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结构,将部分财政扶贫资金转化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保险保费,提高财政救灾投入的使用效能。
第四,强化保险保障与金融信贷之间的联系,增强贫困地区的融资能力和风险保障能力。建立与信贷扶贫资金配套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信贷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杨超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
发挥保险功能作用
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关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议:一是创造绿色低碳发展全新模式。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保监会参与,将保险业纳入绿色低碳产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中,并尽快出台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更好服务绿色低碳经济的有关规划纲要。
二是管理绿色低碳产业相关风险。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中引入科技保险、创业保险,通过商业化的保险机制,引导保险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产业的风险管理。
三是提供绿色低碳产业资金支持。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筛选一批适合保险资金参与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由保监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其他适合方式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产业的项目投资;由大型保险公司牵头组建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大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四是助推绿色低碳行业全面发展。建议由环境保护部和保监会联合出台相应举措,鼓励拓展环境污染责任险服务领域,提高全社会治污积极性。
刘京生委员(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
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关注: 从各国经验来看,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和非营利性,统一缴费标准和赔偿标准,保障人们的基本社会保险需求。补充保险遵循自愿性、多缴费、多赔偿的市场原则,是商业保险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保险保障。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均是建立在保险大数法则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两者具有很强的制度融合性和互补性。
建议:制定《商业补充保险经营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应尽快出台相关商业补充保险的管理规定;应积极争取通过国务院立法程序立项,尽快制定《商业补充保险经营管理条例》,明确商业保险在国家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等。
加强对商业补充保险的监管责任,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保险业要尽早建立与社保部门、卫生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防范基本社会保险与商业补充保险两种补偿机制衔接中的制度漏洞;尽早建立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尽早开发适应市场和百姓需求的各类补充保险产品和服务,提高商业补充保险对社保补充保险产品的替代功能。
戴皓委员(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允许保险资金
进入商业贷款领域
关注:从金融资产发挥的作用看,银行资金处于短期长用,保险资金是长期短用。目前,目前保险公司中的寿险负债,其负债期限平均超过15年以上,而目前保险资金可运用于的投资渠道,平均期限不超过10年,寿险资产运用存在着比较大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比例投资于中长期贷款,在解决金融机构期限结构失配的同时也解决保险资金运用中的资产和负债久期不匹配的问题。
建议:为了促进我国金融机构间资产均衡分布和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本人建议放宽政策,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
保险资金用于商业贷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外有保险资金运用的成功经验;有政策基础,尤其是保险“国十条”专门对保险资金运用提出了新的政策;保险业资金监管水平和保险公司管理能力日趋成熟;保险资金结构的适合性,这种特性正符合中长期投资的需要。
任建国代表(山东保监局局长):
应尽快完善
我国保险监管组织体系
关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的类型和数量大幅增加,保险业务和资产规模显著扩大,只在省一级设立监管机构的现行保险监管组织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防范保险业风险、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需要,行业快速发展与保险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地市及以下保险监管机构缺失,影响和制约了保险监管职能的发挥。
建议:有必要尽快设立地市保险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监管组织体系,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工作。一是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建立地市保险监管机构。二是在各地市均设立保险监管机构,以与行政区划相对应,以利于监管机构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更好地引导保险业科学发展。三是增加地市保险监管机构的人员编制,确保地市监管机构有效发挥作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