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9日
本报讯(记者 程婕)继去年发布防范部分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的风险提示后,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昨日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
银保监会指出,自媒体平台惯用误导手法包括:饥饿营销类,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夸大收益类,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曲解条款类,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银保监会提醒,如有疑问,可向相关保险机构咨询或向监管部门反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向银保监会投诉的全国统一电话为12378。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