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陆宇航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19日
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肩负着服务消费金融多元化发展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而这也是理财业务走向正轨的重要一步。在监管层不断加速放行的趋势下,各家银行响应监管号召,积极布局理财子公司,抢占转型先机,力图实现市场竞争力的飞跃。专家表示,银行在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研发、销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将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
2月15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工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申请,并宣布已受理多家商业银行申请,同时其他多家银行也拟提交申请。至此,除了近期新加入国有大行行列的邮储银行以外,其余五家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均获批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两批获批的国有大行不同,此次公告中新增了“尽快实现理财子公司开业运营,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提供更多新增合规资金”的措辞。那么,在监管层不断加速放行的趋势下,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能否扛起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任,不辜负监管层对其所寄予的厚望?与资金充裕的大型银行相比,那些已拟提交申请、或同样希望加入成立理财子公司行列的小型银行面临哪些束缚?面对“尽快开业”的要求,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准备好了吗?
监管层寄予厚望
从去年年底以来,建行、中行、农行和交行理财子公司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监管层加速放行的信号十分清晰。
不仅如此,在每次的公告中,银保监会都透露出对理财子公司的要求和期许。在2018年12月27日建行、中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的公告中,专门提到 “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引导理财资金以合法、规范形式支持实体经济,投资金融市场”。
而在1月4日农行、交行获批的公告中,除了透露建行、中行理财子公司正在抓紧推进正式开业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外,银保监会继续指出,“这将进一步丰富机构投资者队伍,拓宽金融市场资金渠道,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金融需求”。
可见,银行系理财子公司肩负着服务消费金融多元化发展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而这也是理财业务走向正轨的重要一步。毕马威表示,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金融改革,始终要求我国金融行业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银行理财业务作为桥梁对接资产端和资金端,是实体经济获得资金的一种手段,能够起到金融资源配置作用。
正是基于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多层嵌套以及高杠杆等现象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受阻的反思,资管新规以及理财新规都对去杠杆、去嵌套、去通道等提出了要求,这也要求银行理财业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毕马威认为,上述两个新规在银行理财投资标的、投资者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的规定,有利于丰富金融产品,构建多元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市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难,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而未来理财子公司的投资方向,则将向全市场投资转变,逐步改变投资标的主要集中于固定收益领域的现状,更好地满足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因此,多市场、多工具的投资运作能力以及多品种、跨市场的风险管理手段,将成为未来子公司的重要能力。
更多银行欲加入
除了获批的五大行以外,多家发出拟设立公告的股份行、城商行以及农商行目前还在等待批复。“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银行肯定是在加快布局。但监管机构的审批还是有一定的节奏。”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除了上述银行之外,还有许多银行跃跃欲试。普益标准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银行理财子公司转型政策的引导下,区域性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热情高涨。而据其去年四季度调研问卷反馈的165家银行数据来看,市场上至少有60家区域银行在积极进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备工作,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区域银行还将继续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余额(保本及非保本)已达约3.37万亿元的“首富”工行,再度以160亿元拔得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头筹。和大行动辄百亿级别的“大手笔”不同,10亿元的门槛已为区域性银行带来不小的资本压力。
除了10亿元投入可能带来的100亿元至120亿元信贷规模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补充压力以外,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成立理财子公司所需具备的业务规模也对区域性银行不利。“若参照信托公司监管标准,理财子公司10亿元净资本约能支持1000亿元至1500亿元理财规模。所以,如果银行理财规模小于1000亿元,那意味着成立子公司后其业务不够饱和,反而会影响银行资本使用效率。此外,管理办法虽然放松了对理财子公司非标资产投资的要求,但若理财产品总净值规模低于银行总资产规模的11.4%,并不能帮助银行扩大理财投资非标资产的能力。”
而除了资本金问题以外,区域性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还面临着其他的挑战。“其业务规模、人员安排、投研能力、净值化管理能力能否支撑起子公司的运营,这样的后期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赵亚蕊表示。
未来开业有看点
面对监管层“尽快开业运营”的要求,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下一步动作看点十足。按照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获得批准筹建后,理财子公司应在6个月内完成筹建并向监管机构提出开业申请。监管机构验收通过并在3个月批复同意开业后,理财子公司应在6个月内开业。这意味着在年内,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或将与人们正式见面。
普益标准表示,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积极响应监管号召,积极布局理财子公司,抢占转型先机,力图实现市场竞争力的飞跃。而对于区域性银行而言,董希淼表示,可以考虑由区域内多家银行联合成立理财子公司。“这样有助于解决资本不足、规模较小以及交易能力、投研能力低等问题。下一步,省农信联社或可进行协调,由一家规模较大的农商行牵头,联合省内其他农商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共同发起成立理财子公司。”
“不管是大型银行、股份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其他子公司在产品研发、销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将需要更多协调和磨合。而从执行层面看,对商业银行而言,人才引进、系统搭建等方面都还需要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董希淼提醒,在制度障碍突破之后,真正要释放改革红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继续做好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该领域监管框架十分必要。在1月银保监会召开的本年度首场重点监管工作通气会上,银保监会创新部副主任廖媛媛曾透露说,下一步,将抓紧开展理财子公司配套制度建设,如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管理办法和流动性管理办法,及时完善资管的监管体系。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