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靖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7日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是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消费用途的贷款,是为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供的融资服务,狭义上主要包括除住房贷款以外的以信用方式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已近20年,近年来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消费信贷发展空间巨大

  第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和结构升级为消费信贷发展创造机遇。首先,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推动了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增加了消费需求,为消费信贷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近年来居住、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价格增长加快,使得消费信贷在平缓家庭集中开支负担、保证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越发重要,消费信贷成为社会从投资拉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产品。再次,科技和智能化产业发展催生了新型消费需求和升级消费需求,为消费信贷发展提供了支撑。

  第二,社会消费观念和意愿转变推动消费信贷发展。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从注重储蓄向习惯信用消费、提前消费转变,从物质消费向更多服务消费转变,更注重消费体验和追求高品质生活消费。在社会消费意识变化过程中,对消费信贷的接受度和使用度持续提升,显示出消费信贷发展的巨大潜力。

  第三,国内消费信贷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但渗透率仍较低。主要表现是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在各类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以中长期贷款即住房贷款为主,短期消费贷款略有增加但占比仍很小。此外,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消费信贷渗透率较低,存在差距和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第四,政策及市场环境为消费信贷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政策支持鼓励,二是征信环境持续完善,三是监管机构逐步加强了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引导和规范。

  第五,市场主体快速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反映出消费信贷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空间。近年来,除商业银行外,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经营消费信贷业务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各类机构依托各自场景、渠道、科技等不同优势在细分市场上将竞争升级。

  金融科技助力消费信贷创新发展

  一方面,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兴金融科技正在为消费信贷创新发展赋能。借助数据、模型、系统等,银行已建立和发展了有别于传统业务的“数据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在客户识别方面,能够获取更多维度客户信息,进行精准画像,减少信息不对称,更准确评价客户;在业务流程上,借助技术手段建立的系统化和动态化的风控体系能够实现小额授信的在线实时审批,即时辨别欺诈风险,并对贷款全流程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在服务体验上,更便捷地将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送达至客户。

  另一方面,场景化和平台化的发展正在为商业银行打通消费信贷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客户行为向移动化、碎片化、服务场景化发展,金融服务的移动化、场景化成为了主流。平台和场景首先是了解捕捉客户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平台沉淀的大量客户信息,有助于银行分析客户偏好和需求,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其次,将金融产品对接或嵌入平台和场景,能够使金融服务与客户消费无缝和无感对接,提升服务体验,并帮助银行跟踪客户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未来方向

  一是加快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设计思维已逐步从产品视角转向客户视角,即从消费者需求和体验出发,注重解决客户痛点问题,并结合消费场景提供信贷服务。金融科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金融科技从初期向深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将在消费信贷发展中加速深化应用。

  二是建立快速创新和灵活纠错机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创新的速度和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是银行优化服务质量、留住客户的关键。建立快速创新和灵活纠错机制,是银行从产品和服务的核心功能出发,先期将可行性产品最小化,实现迅速获客,通过快速收集客户反馈,开展灵活开发和测试,持续优化产品并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和市场覆盖面,形成竞争优势。

  三是依托先进系统和开放银行加速发展。先进的系统、便利的测试环境、灵活的应用程序接口能够缩短消费信贷产品从需求研发到产出的时间,便于更快开展与第三方合作,实现外部消费场景连接和迅速获客。开放银行则是银行利用开放API技术,开展与合作方的数据共享和跨界合作,将银行金融服务融合进客户高频活动场景和渠道,促进形成多元化的消费金融生态。

  四是精细化管理成为主流方式。近年来,跨界金融科技巨头以支付为入口,快速向消费信贷领域渗透,并已从用户红利时代迈进借助科技力量的精耕细作时代,弱化了商业银行客户关系。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经营管理发展,一方面要在遵循有效风控、依法合规经营的底线原则上,以新工具不断提升风控和合规管理的能力和精细化水平,如以大数据强化风险特征分析监控、以新的安全技术防范外部欺诈、确保真实性等。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细分客群,开展差别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加快创新功能和业务流程的迭代优化,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打造有温度的服务。

  五是商业银行与其他消费信贷机构竞合发展。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优质客户群体和较丰富的资金、渠道、技术等资源,消费信贷产品具有价格低、风险小的优势。其他消费服务机构包括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P2P网络借贷公司等,在产品创新、新技术运用等方面机制更灵活,更能及时抓住市场新需求和热点并迅速开展营销服务。两者在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势,在客户定位和市场细分上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商业银行和其他消费信贷机构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开展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消费信贷方式,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