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中国信保启动应急机制应对中东局势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张兰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中东地区持续动荡的趋势不仅令全球市场蒙上了阴影,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记者近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了解到,中东一些国家是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重要市场,长期有众多企业在该地区承包工程。在动荡中,部分当地企业出现停工、上下游渠道中断、应付款拖欠、业主失去联系等问题,中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风险显著提高,出口收汇风险急剧上升。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针对中东局势的急剧恶化,中国信保已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调升了国别风险水平,同时全面评估已承保业务的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对相关出口企业也已发出预警信息。”中国信保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将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多方面采取措施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海外权益、渡过难关。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承担国家或地区动荡风险是中国信保区别于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征。在这次中东局势动荡中,由于一些风险意识强的企业事先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或海外投资保险,因而也得到了充分的风险保障。“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风险保障,是因为中国信保相关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明确涵盖了战争、暴乱、恐怖行动和与之相关的破坏活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也包括了‘买方所在国家和地区发生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买方或开证银行无法履行付款义务’。”

    据统计,目前中国信保在整个中东地区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约44.8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约29.4亿美元,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约5.5亿美元。从承保的出口业务来看,主要涉及机械、电子、汽车、高新技术、纺织、钢材、农产品等,以及住房、电信、水泥厂等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承保的海外投资业务则主要为采矿和制造行业。

    多举措维护企业权益

    中东局势动荡的第一时间,中国信保便迅速反应并开辟了理赔绿色通道,按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少损失。

    据记者了解,对于已经出现风险损失并提出索赔的企业,中国信保通过启动快速理赔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按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信用保险责任,尽快补偿投保企业的损失,保障企业经营稳定。不仅如此,中国信保还及时指导被保险企业保持与买家的联系,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发现异动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并采取对策。对于已经安排生产尚未出运货物的被保险企业,中国信保也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认真履行了保险责任义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企业损失。

    “面对中东局势的急剧变化,中国信保已对被保险企业开展一对一‘全天候’的风险实时跟踪服务,及时加大对中东国家政治和经济风险、行业波动风险、海外买家风险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为企业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建议和相关服务。”中国信保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中国信保已经提示企业暂缓对中东一些局势动荡剧烈的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出运,建议企业针对已出运货物与当地买方保持密切联系,核查在相关国家的海外投资项目,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减损预案,尽早使企业走出危机的困扰。

    在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建议的同时,中国信保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在积极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减少国家损失。“自中东局势发生变化以来,中国信保加强针对重点国家的风险跟踪分析,密集出台相关国别风险情况通报,强化重点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具体而言,我们建立了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梳理中国信保已承保的业务情况,同时适时调整相关国别承保政策,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预案,强化市场服务,及时向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报相关国家风险情况,及时提供风险分析和风险规避咨询,提出专业的风险应对措施意见,充分发挥信用保险的避险功能,协助外经贸企业有效控制风险,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外经贸企业的海外利益。”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高筑风险“防火墙”

    “战争、暴乱等政治风险是无法预计、难以计算发生概率的,此类风险一旦发生,将致企业遭受严重损失。企业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充分利用信用保险产品来规避海外风险。”

    保险专家告诉记者,利用具有国家信用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不失为防范和降低海外风险的有效途径。对于已投保业务出现风险异动的企业,在撤离人员的同时应保存好相关单证,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文件,以保证未来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还没有风险保障措施的外经贸企业,切不可以抱有侥幸心理,掉以轻心,一定要高筑风险“防火墙”。

    中国信保相关部门负责人则承诺,在企业面临风险的关键时刻,中国信保将与中国企业同舟共济,密切跟踪局势动荡国家和地区变化,及时向投保企业提供风险情况通报,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责,有效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作用,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权益提供充分的政策性保障。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