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降成本见实效:“融资”不再是迈不过的坎儿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周萃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6.89%,比2018年全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五大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4.79%,比2018年全年下降了0.6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非常大。

  数据还显示,加上承担或者是减免信贷相关的费用,相当于降低其他融资成本0.54个百分点,加在一起,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幅已经超过了一个百分点, “降成本”效果明显。

  融资难融资贵是今年最受关注的金融话题之一。年中刚刚公布的多项数据表明,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工作成效显著。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5个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6.89%,比2018年全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五大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4.79%,比2018年全年下降了0.6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非常大。

  数据还显示,加上承担或者是减免信贷相关的费用,相当于降低其他融资成本0.54个百分点,加在一起,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幅已经超过了一个百分点, “降成本”效果明显。

  此外,《金融时报》记者也从多家银行机构了解到,随着一系列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举措落地,银行业机构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明显提振,产品创新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更“合拍”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这些银行不断完善金融供给,持续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努力做到资金精准滴灌和穿透落地,保证资金供应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相适应。

  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实力弱、生命周期短、市场淘汰率高,是造成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小微企业的“弱质性”特征,多家银行主动作为、持续创新,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高效服务。

  以光大银行为例,该行在和众多涉农中小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电子销售线上,聚集着大量粮食经销商。国粮中心每当有价格便宜的陈粮开售时,不少中小粮企由于手头资金不足,常常错过最佳收购时机。但是这些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质不甚理想,又很难从银行机构获得融资支持。针对融资“痛点”,光大银行为广大粮食经销商量身打造一款全线上融资产品——“阳光e粮贷”。

  “阳光e粮贷”可服务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超3万户会员单位,该产品实现了授信审批、贷款发放的系统自动化,业务处理全流程周期由3天缩短至10分钟。由于项目风险可控,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超90%。同时,让渡该项目低不良所产生的风险收益,该项目相较于一般普惠金融客户平均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大幅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又如邮储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围绕“政务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推出了多种应用场景的线上化产品“小微易贷”,主要面向“小而美”法人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流程极简,放款快速。

  “银行是卖绸的,企业是穿布的。”一直以来,银行服务和产品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错位,是融资难的突出表现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去年以来,多家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调研力度,投入更多资源研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授信条件设置、贷款审批流程、还款方式等方面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进入银行融资“大门”。

  业内专家表示,尽管多方合力全力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从当下实际状况看,“融资”仍是不少企业难以迈过去的坎儿。因此,对众多银行机构而言,未来仍需切实从体制机制上梳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和“梗阻”点,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改善服务等方式来完善业务,让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更“合拍”。

  变“拒贷、惧贷”为“愿贷、敢贷”

  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小微金融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的特征都比较突出。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不少基层机构和员工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放贷。

  《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银行业加快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在提高不良容忍度的同时,切实推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地,从根本上打消基层机构和员工开展小微金融的顾虑。

  过去几年,由于实体经济面临较大转型压力,企业贷款违约情况增多,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考核标准日益趋紧,且贷款实行终生追责制。一旦发生不良贷款,业务员、信贷审批员、高管都会受到严厉处罚。因此,业务人员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自然会极大提升放贷“门槛”,很多小微企业都被拒在融资“大门”之外。

  机制建设是推动“敢贷、愿贷”文化的基础保障。聚焦于制度建设,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从管理制度、经营政策、财政政策三方面切入,落实尽职免责机制以实现“敢贷”,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愿贷”。

  以招商银行为例,化解客户经理在服务小微企业时的“惜贷”“恐贷”心理,该行设定了小微贷款不良容忍度目标,对于在容忍度范围内的,即视为满足经营机构相应业务品种容忍度,可免于管理问责。该行规定,信贷相关岗位人员如已按照相关要求履行了相应岗位职责,且未出现道德风险、未发生内外部案件及重大违规等行为,即认定为已尽职,不良贷款问责时可免于处罚。

  尽职免责制度已经在小微业务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浙商银行披露,该行在2016年至2018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1291笔中,免于问责83笔,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总笔数的6.43%;减轻问责143笔,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评议总笔数的11.08%。

  在考核激励方面,招商银行规定,对2019年全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贷款,在贷款存续期内进行净利息收入和考核利润补贴,同时提高对分行小微业务开展情况考核分值和权重,并在年度条线荣誉表彰中设置普惠金融专门奖项。

  《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敢贷、愿贷”的激励约束机制框架已经建立,下一步在具体操作方面,银行还将结合实践进一步明确信贷业务职责边界并优化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形成长效机制。

  借力科技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

  过去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存在“畏贷”心理,根源之一在于对小微客户的风险识别难以把控。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商业银行普遍加大科技对风控技术的赋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估测风险的精确度,从而有效提振了基层机构拓展小微业务的信心。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上半年,多家银行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探索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和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如招商银行,为破解小微风险识别的难题,该行引入了包括个人及企业征信信息、工商信息、法院执行信息等公信力信息在内的大量内外部数据,同时基于数据持续优化完善评分模型、决策引擎策略等量化分析工具,目前已建立起一套以数据驱动为主导的小微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以金融科技力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建行惠懂你”APP是一项成功实践。建行加强对小微企业在银行内部数据和外部公共信息的互联和整合,打通全行不同渠道、不同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对小微企业和企业主信息的系统整合,同时广泛联通税务、工商等外部公共信息,以大数据手段精准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正面清单”,为小微企业融资有效增信,推动批量精准获客。丰富的数据采集与高效的数据加工,建行服务小微企业质效得以大幅提升。

  未来,在大数据分析、生物认证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银行将大大减少在小微企业客户信息采集、调查、验证等方面的人工投入,全方位提升风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