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不让中国人入境?美、澳大学或因此损失数十亿美元……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张者昂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8日

    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宣布了一项禁令,禁止任何途经中国或是来自中国的人入境。

    禁令出台后,不少留学生面临着无法入境、不能按时上学的问题。据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禁令已导致超过10万中国留学生无法入境。

    当地时间2月16日,CNN报道称,美澳两国的这一做法并不妥当,对两国的留学经济恐带来不小影响。标题直接写道《中国留学生每年在国外的消费高达数十亿,新型冠状病毒的旅行禁令将导致一些国家严重缺钱》。

CNN报道截图

    美、澳大学将面临数十亿美元损失

    CNN在2月16日的文章中称,美国颁布禁令后,仍不清楚在美的36万中国留学生情况如何。但澳大利亚的限制措施出台后,已有超10万中国留学生仍留在中国,无法前往澳大利亚按时复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等教育政策教授安德鲁·诺顿(Andrew Norton)认为,“此次疫情刚好碰上了留学生回中国过春节,导致了留学生无法按时回校,但对澳大利亚来说这绝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如果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被迫放弃留学生涯,那么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大学将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根据美国政府给出的数据,2018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149亿美元。美国高等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拉胡尔·乔达哈(Rahul Choudah)表示,近期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问题,中国前往美国的留学生已经减少,“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美澳留学生生源国别占比  图片来源:CNN 

    在澳大利亚,2017年大学总收入的23.3%来自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占2018年所有国际学生人数的38%以上。在2018-2019财年,国际学生总计为澳大利亚创造了376亿澳元的收入。

    安德鲁·诺顿表示,“大多数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将需要推迟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这意味着在短期内,澳大利亚大学将会有不少无法来上课的学生,也将有可能让经济损失几十亿澳元。因此,政府需要正视这项禁令颁布后,给大学和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澳洲八校联盟(Go8)的首席执行官Vicki Thomson也表示,这一禁令让人担忧,因为澳洲大学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国和加拿大并没有这样的禁令。“这可能让我们失去一个机会,如果中国学生不来澳大利亚,这可能会造成大学30亿澳元的学费损失”。

    也正如Vicki Thomson所说的那样,这些“老牌”留学国家的竞争对手的确已在蠢蠢欲动。例如,韩国的大学中约有7万中国留学生。新学期将于3月开始,但是已有许多大学选择将开学时间推迟两周,以等待那些无法按时回来上课的留学生。

    “歧视”问题爆发

    CNN还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歧视”。文章写道,“近两年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中国政府的敌意,以及不断被放大炒作的所谓中国渗透论,也随着此次中国疫情的爆发,演变成了反华排华情绪。”

    一名接受CNN采访的中国学生表示,在境外的网络上,她看到的是对中国人的仇恨和抨击。例如一些外媒的评论员表示,中国人陷入的这次疫情是自作自受,因为中国人吃蝙蝠。

    这也让这名留学生担心,回到澳大利亚后是否会遭受到同样的歧视和攻击。他说,这原本应该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却在外网上变成了种族之间的战斗。

    马来西亚籍华裔喜剧演员钱信伊(Ronny Chieng)就在崔娃(Trevor Noah)的脱口秀节目上吐槽,“网上的谣言甚至比病毒还有毒。看来新型冠状病毒不仅会让人生病,还会让人变蠢。”

    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敦促全球领导人,在疫情期间,停止歧视与仇恨。

    华人律师季奕鸿则认为,海外同胞在应对被歧视情况的时候,需要更冷静地收集证据、了解当地法律,在特殊的时候要学会利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可否认的是,美澳的这种敌意将很有可能导致中国留学生的减少。

    一名接受CNN采访的中国留学生就表示,“父母在决定送孩子去哪里留学的时候,不仅会关注当地的教育质量,还会关注当地社会的稳定状态和对留学生的态度。”

    Rahul Choudah也表示,随着中国大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留在国内也可能会成为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分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