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减税降费红利逐步显现
专家称“下半年还有一波”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包兴安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3日

    今年国家确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并明确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随着今年陆续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同时,也助力企业“加速跑”。
 
    目前部分政策相关部门已发文明确,例如,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等的实施期限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延迟至2021年首个申报期内一并缴纳。
 
    根据6月9日、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披露的数据,2.5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实现;此外,通过将降低工商业电价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和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减半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政策延长至年底,并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15%,连同上半年降费措施,全年共为企业减负3100多亿元。两者合计,降费接近2万亿元。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需要为企业纾困,帮助企业解决生存问题,确保企业的有效运转。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与商品货物流转有关,涉及面广。电价、电信资费等都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性成本,这些成本对企业的影响面更大。”崔志娟说,减轻这些项目的成本负担,在维持企业人工、设施设备等刚性成本基础上,有助于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力促企业的存续和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疫情冲击、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的压力依然非常大。今年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4%。减税降费以及国家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些措施,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今后,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提升现有政策的落地效果,让企业充分享受国家的让利政策。
 
    今年前期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正在显现,令多地企业受益。今年6月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花果山的水蜜桃陆续上市,因为自带桃园,龙泉山庄最近的生意特别红火,120亩的院子里摘桃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龙泉山庄财务负责人张静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桃子品种多口感好,深受顾客喜欢,现在山庄周末客流量都能保持在600人左右,吃饭钓鱼,加上桃子的销售收入,收入不错。
 
    同样,上海沪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享受生活服务免税政策,今年前4个月累计免税销售额达900多万元,享受减免税额20多万元。“公司目前有65名职工,这笔减免税极大缓解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和企业的资金压力。”该公司法人代表张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上海海虹晨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也享受到免税政策带来的红利。这家为学校、政府提供班车服务以及为宝山游轮码头提供短线接驳车服务的公司,受今年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侯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税务部门及时通过对我们开展税收优惠政策辅导,今年前4个月,公司累计享受到增值税免税4.2万元,缓解了公司部分的用工成本,也给了企业坚持下去的希望。”
 
    侯杰表示,公司现有约160位员工,企业响应“六保”“六稳”工作要求,未减少员工收入,保证所有员工基本待遇不变。
 
    “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无疑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部分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除了存在时间差和滞后期外,还有一个市场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多数减免税费政策会在下半年集中见效。
 
    谈及下一步的减税降费时,崔志娟表示,今年减税降费力度比较大,预计下一阶段主要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包括先进制造、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加快“出口退税”、优化办税措施、杜绝乱收费、严禁收过头税费等。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