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纪晨璐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7日
接连不断的暴雨刺激着广东省内各家财产险公司敏感的神经,每一个报损电话都意味着一笔可能的新增赔款支出。截至5月11日,广东省内车险估计损失为1.7亿元,对保险公司的盈利计划造成较大影响。不过,保险公司对车险费率应该不会调整,但可能减少车险打折力度。
初步估计损失4.27亿元
据广东保监局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11日,广东保险业初步估计损失金额4.27亿元,考虑到当时部分车险及其他财产险报案尚未定损,所以目前这一数字可能有所增长。
从记者掌握的理赔情况来看,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已完成对大部分车辆的定损工作,预计损失4000~4500万元。据记者了解,平安与车行合作较多,其承保车辆中的中高档车辆较多,因此估损金额相对较高。
人保财险则表示,已经完成定损的主要是水浸程度较轻的车辆,占公司车险报案总量的28.6%,定损金额为150万元。
广东保险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暴雨造成大量车辆集中遭遇水浸,且水淹情况比较严重,大批车辆被没顶,因此保险公司损失较大。
“但目前公布的估损金额并不代表最后的实际理赔金额,后者肯定比前者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集中在非车险方面。“比如仓库遭遇水淹,但实际上只淹了一半,而客户是按照全损来报,保险公司在定损时肯定会剔除这部分因素。”
但车险方面的估损差距不会太大,因为标准比较明确,而且各公司对于此次特殊情况,在定损方面尺度也会放松一点。
损失主要集中在分公司层面
考虑到此次暴雨仅对广东省造成较大影响,各保险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损失在集团层面影响有限,但在分公司层面,数千万元的赔付肯定打乱部分险企今年的盈利计划。
某财产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没遇到过这么集中的车辆被淹情况,损失比较大。”该公司今年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盈利即已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但从目前数据看,暴雨导致的车险和非车险的赔付总额很可能超过一季度利润,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做到上半年不亏损。”该负责人语气之间颇多无奈。
而在集团层面,中国平安、中国太保2009年年报数据显示,两家公司去年产险业务净利润分别达到6.75亿元和14.22亿元,从目前的估损金额来看,广东暴雨理赔金额对其整体利润冲击有限。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2008年冰灾相比,暴雨导致的赔付金额非常有限。
巨灾险缺位亟待解决
近年来,国内连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从西南大旱到玉树地震再到南方暴雨,巨灾的频发再次拷问巨灾险的缺位。
据了解,目前国内巨灾风险管理是政府主导型,但这一模式会对政府财政支出构成较大压力。有保险专家表示,构建国内巨灾保险管理体系应当先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地位,并形成制度性规范以推进实施。
车险费率不变
折扣可能减少
有市民担心,经过这次暴雨的冲击,保险公司未来可能上调商业车险价格。
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商业车险费率的调整权在总公司层面,保险公司是否会因为部分地区的情况就对费率进行修改还很难说。而据记者了解,各家保险公司当前的重点均放在了处理理赔事件方面,是否调整车险价格的问题尚未排上日程。
但有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完成全部理赔工作后,各家公司可能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对车险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费率方面应该不会调整,但可能对销售折扣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减少折扣力度,从7折改为8折等。”
暴雨不断 车市“连阴”
车行看车人数有所减少
广州一周之内遭遇三场暴雨,部分地区遭遇内涝、地下车库被淹。天气的变化还牵动了本地车市神经,有4S店表示最近两周到店人数减少一到两成,但对成交数量尚无明显影响。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