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16个月:精选层挂牌公司达50家 融资超125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昌校宇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5日

截至2月25日,距离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官宣”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正式启动刚好满16个月。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启动起来,市场流动性水平不断提升,融资功能不断强化,市场生态不断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

 

华财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长、首席行业分析师谢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新三板改革成效已经显现。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推出精选层为抓手,建立了内部多层次市场板块,并匹配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交易制度、合格投资者制度等,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新三板市场投融资功能。

 

新三板挂牌公司7981家

 

挂牌公司数量方面,据全国股转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25日,新三板挂牌公司为9184家,包括创新层677家、基础层8507家;截至2021年2月2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为7981家,包括精选层50家、创新层1105家、基础层6825家。“综合数据来看,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挂牌公司数量减少1203家。其中,精选层从0家到50家,创新层增加428家,基础层净减少1682家”,谢彩表示,可见,此轮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后,市场出现挂牌公司数量减少,但挂牌公司结构更加优化,精选层和创新层挂牌公司占比加大,基础层挂牌公司占比从93%降至86%。

 

融资方面,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后,符合条件的公司完成公开发行后,进入精选层挂牌,并实施连续竞价交易。新三板市场在定向增发基础上增加了公开发行融资方式。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新三板市场共完成969次发行,融资金额达454.4亿元。其中,有50家精选层公司顺利完成公开发行,融资金额达125.7亿元,占比28%,新三板市场实现了公开发行融资从0元到百亿元的突破。

 

投资者方面,据全国股转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新三板市场合格投资者账户数达165.82万户,包括机构投资者5.74万户,个人投资者160.08万户。合格投资者数量是2019年底的7.12倍。谢彩认为,“通过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引入公募基金,明确QFII、RQFII投资挂牌股票的具体安排,让新三板市场投资者群体迅速扩大,也为市场引入了更多的源头活水。”据全国股转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末16只公募基金可投资精选层,其中7只新设公募基金已参与精选层,累计募集115.78亿元,有效认购23.64万户;精选层股票全年平均上涨73.21%,晋层前存量股东累计浮盈超200亿元,跨层次投资的财富效应显现。

 

市场流动性方面,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启动日(2019年10月25日)至2021年2月23日,新三板市场日均成交金额5.2亿元,较深化改革前(2019年1月1日至10月25日)日均成交金额3.2亿元,提升62.5%。同时,市场换手率较改革前有所提升,市场活跃度提升明显。

 

“自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市场发生诸多积极变化”,常春林认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水平稳步提升,市场指数稳步提高,投资者信心持续增强,市场交易情况不断好转。第二,市场融资功能不断强化。第三,新三板精选层落地,转板上市机制建立,实现了多层次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打通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天花板”。预计首家转板上市公司或于年内通过审核并上市交易,今年精选层企业挂牌数量还将不断增加。第四,投资者数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投资者队伍得到扩大。第五,QFII、RQFII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进入实操阶段,配合混合交易、融资融券等制度,将为新三板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流动性和吸引力有待提高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证监会近一个月内已至少两次提到“深化新三板改革”。在2月22日召开的北京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1月28日召开的2021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

 

谈及此轮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谢彩表示,此轮改革,重构新三板市场板块结构、交易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让内部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多层次市场板块,并且建立转板上市制度,符合条件的精选层挂牌公司可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让新三板市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阵地,为中小企业构建一条资本市场成长和发展通路,同时起到了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发挥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

 

在常春林看来,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仍有待提高,新三板市场改革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将围绕着全面深改,持续探索以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服务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助力转型升级。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