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王文帅 姜锐)随着中国保险机构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务质量已成为消费者评判和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举办客户服务节、推出新的服务举措和组织回馈客户活动,已成为国内保险公司的常规之举。
19日,阳光保险集团历时三个月的首届客户服务节在京开幕,除了推出阳光产险的“三维通赔”“当日支付”及阳光人寿的“十大理赔服务升级举措”等新举措,还将向公司所有保险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客户赠送世博游园期间每人累计5000元保额的意外医疗险和5万元保额的意外身故险。
中国人保集团在18日宣布启动为期两个月的2010年客户节,旗下三大保险业务子公司结合当前实际研究推出了新的可行服务举措。主要包括人保财险的“车辆损失5000元以下,材料齐全,1小时通知赔付”、人保寿险的“一般案件5日内结案,全国范围内通赔通付”以及人保健康的“责任清楚资料齐全的简易案件当日结案”等服务承诺。
合众人寿在今年4月启动第四届客户服务节,宣布推出“十大服务体验、十大服务承诺”。中国人寿则从2007年起,把每年6月16日定为“国寿客户节”,在全国推出“国寿1+N”品牌服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表示,保险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客户服务能力与质量水平关系到保险企业的长期发展。希望保险公司的客户节能在履行服务承诺上有实效,在丰富服务内容上有创新,在保障服务水平上有举措。
事实上,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可给保险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平安今年2月在业内提出“车险万元以下一天赔付”等升级服务标准,此后的2月至4月,平安车险实现保费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73.44%。
平安产险车险意健险理赔部副总经理曹阳表示,升级标准推行以来,平安车险保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与服务提升密切相关。据介绍,2月至4月,平安产险旗下车险业务万元以下赔案“一天赔付”承诺达成率高达99.87%。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保险业已进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前产品、渠道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形势下,保险公司为了在竞争中体现出差异化,纷纷高举“服务牌”,强调以服务取胜,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可喜趋势。但与暂时性的服务举措和回馈活动相比,保险公司更应注重修炼内功,强调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从整体上改善和创新服务,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服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