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1日
种了一辈子田的何姑,做梦都没想到竟会有一天“玩”起了这么尖端的东西——炒股票。
17日中午,记者来到红谷滩某小区的何姑家,看着她还不那么十分熟练地操作手提电脑,边看行情边聊股票。她是如何从一个农妇转变成一个职业股民的?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洗脚上岸住新房
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新建县的地理位置分为“上新建”和“下新建”。何姑的家乡属于“下新建”,在那里种了一辈子的田,带大了儿女并眼看着他们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近年来,年纪渐渐大了,儿女们也有了比较好的工作,虽说农活还能干得动,但儿女们却不忍心再让她那么辛苦了,好说歹说不管用,干脆强行把她“架”到了红谷滩儿子家。
新的环境不允许再种田了,劳碌了大半辈子的她,竟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何姑心里不是个滋味。“刚来时真的不习惯,时髦话讲是‘洗脚上岸’从农村来到城市,在家里专门带孙子其实是捆住了我的手脚。带孙子就带孙子吧,可他们又说不行,要送幼儿园去学习,我生的几个儿女都没上过什么幼儿园,不都考上了大学?那我也正好歇一下,每天只负责接送孙子。”两年前刚到城里的何姑,就这样清闲了一年的时光,而一年后的她,却不再没有这份清闲了。
从农妇变成股民
一次打扫卫生,儿子桌上的手提电脑引起了她的再度注意。之前曾看见他摆弄过这个黑色大盒子,一会上面满是文字,一会又是说又是唱的,有时候还有红红绿绿的数字在走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子告诉她,这个叫手提电脑,可以看新闻、看电影、炒股票。新闻和电影,这些她都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但炒股是怎么回事,那就不懂了。
晚上儿子回家了,她逼着儿子教她用会这个新玩意儿,理由很充分: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电视看久了也没什么可看的。儿子很耐心地教会她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连接网络、如何打开股票软件。而最让我吃惊的,是她坚持让儿子为她申请了一个QQ号码,并加入了儿子所在的一个炒股群。
“我文化水平很低,也不会打字,我不跟他们聊天,只是看老师和股友们的文章,多了解股市的情况,有了这个群,对炒股方便多了。”
早晨坐204路公交车送孙子去幼儿园,回来正好股市开盘;下午3点收盘后又赶着接孙子回家,六旬农妇玩电脑、上QQ、炒股票,每天的时间充实了,没有了之前那份无所事事的清闲了,完成了从农妇变身股民的过程。
甘当儿女操盘手
必须承认,以前没接触过股票的人,一下子很难弄懂股市的规律,何况一个年纪这么大、没多少文化、来自农村的妇女。
可何姑是个要强的人。“不会打字,但会打电话呀?不懂的问儿女、问老师,最起码这几个阿拉伯数字我还是认得的,晓得怎样在账户上输进去。我也不想在股市上赚好多钱,只要有得赚就抛,不嫌弃赚少了,就怕赚不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儿子原来账户上的2万元一年前就交给她全权交易了,期间所买的股票有涨有跌,用她的话来讲,就是“有时赚得多,有时也会割点肉”,但不管是赚钱还是割肉,她的心态很好,儿子也从未怪罪过。去年年底,女儿见她如此用功,也去开个户头,打入5万元让母亲去炒。而何姑采取“来者不拒”的做法,认真学习知识,虚心向“前辈”请教,力争多赚钱少割肉。
说句实话,记者并没有问她炒股一年来到底是赚还是亏,尽管她自己说了有时候赚,有时候亏,但这毕竟是儿女们自愿给她炒股的钱,他们并不在乎股票的盈亏,只在意母亲的心情。
记者高志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