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富豪轶事 >> 正文内容

暴力慈善 我拿什么拯救

来源:钱江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陈光标21日称,中国需要他这样的“暴力慈善”。这一切源于那张“发钱照”太红太暴力。在盈江灾区,陈光标让灾民举着百元大钞围绕在身边摆出POSE,照片登上各大媒体,此举被猛烈抨击。陈解释,受助人一起举钱照相,两个手指的姿势是胜利和坚定信心的意思,并非炫耀。

    义举自然值得夸耀,只是“暴力慈善”一词依然有碍观瞻。特别是联想起这段时间以来,他接连用“1500万砌成钱墙”和“红包之旅”暴力造势,这还是那个开着挖掘机去汶川玉树,默默捐资助学的中国首善吗?善人也做“钱神”,而在晋人《钱神论》里,钱神是有铜臭味的,自然招人不喜。

    例如郭台铭有言,行善须顾及受惠者尊严。薛涌愤而反驳,方济各(中世纪圣徒)崇拜贫困、亲吻麻风病人,他的行为在今天中国肯定被视为神经病。但是,他在欧洲成为伟大的圣徒,中国连一个陈光标也接受不了?此番交锋也暴力。不过在喧嚣之外,却可看出东西慈善文化的碰撞。薛涌有点理太偏,西方的慈善恰恰是“悄悄的慈善”,而东方更强调“宣扬的慈善”。西方认为行善是责任,是个人自觉;而陈光标大呼“给儿孙留下‘大好人’仨字就够了”,因为慈善是美德,捐赠额度往往就会成为后人和旁人评价美德的依据。

    当然陈认为中国目前的慈善(组织)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被逼无奈走上暴力慈善之路,这也是事实。但是现代社会,陈却要做中世纪的圣徒,难免会剑走偏锋。方济各的传人德兰修女1979年获诺贝尔奖,也是那个年代风靡全球的超级偶像之一。她创建的基金会管着4亿多美金的资产,汇聚了世界各大公司的捐赠。这应了盖茨的话,仅仅把钱一捐了之,不是慈善,慈善需要天才,譬如诺贝尔。

    德兰最令人尊敬的地方,也不在于她在物质上如何帮助穷人——世界上有很多慈善机构每天都在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她始终坚信:穷人也有尊严。为此她还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表下,寻找并发现他们的尊严。可见在当下,陈光标值得尊重,但不值得复制。一个人的暴力慈善,朴素的方式会给灾民带来“二次伤害”,更会带来社会效率的巨大损失。

    即使慈善组织目前还在“1.0时代”,尽管我们看到重重的制度迷障,但是方济各告诉我们“不是被理解,而是去理解”,慈善不是畏途,沉溺“暴力慈善”的个人英雄主义幻想,会让我们放弃对现代慈善体系的追寻。拿什么拯救?有了陈光标,呼唤诺贝尔!

来源: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佚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