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壮大体量 激发活力
赣州力促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刘珊伊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近一个月来,东莞市江西赣州商会会长袁春洋频频往返于东莞和赣州两地。8月中旬,他带领数十家会员企业在寻乌、瑞金等地开展项目考察;8月底,他又在赣州经开区为东莞赣商产业园的落地开展对接洽谈。
 
  “近些年,我们商会已有200多家会员企业成功返乡兴业,他们都说家乡变化很大,尤其是营商环境正日益优化。这令我们在外企业家萌生了强烈的返乡兴业意愿。”袁春洋告诉记者,“赣商回归”“投资赣州”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客商们口中的高频词。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赣州高位推动、精准发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划出了一条从“边缘经济”到“富民经济”再到“强市经济”的靓丽曲线,呈现出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喜人局面。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赣州全市GDP的六成、税收的七成、城镇就业的八成、出口创汇的九成,成为助推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党建引领,让民营企业心有所向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躬身推动下,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营企业振兴革命老区赣州行活动于4月23日正式启动,全市11支招商小分队“走出去”对接交流、推介项目,把企业家“请进来”考察。到目前,全市累计接待各类商会及会员企业500多批、2000余人次,签约各类项目89个,签约总额近738亿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赣州改革发展大潮中力开新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培根铸魂’,让民营企业‘心有所向’。”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小妹说,今年,我市印发《赣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注重把流动党员纳入学习教育,通过主题党日、红色走读、专题培训等形式,做到“规定动作”不漏项、不走样。各直属党组织结合实际,主动对接结对共建单位,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如赣州市长三角流动党委在浙江嘉兴南湖举办红色走读活动,凝聚起在外企业家支持家乡发展的奋进力量。
 
  全市非公经济党委政治理论学习不断走深走实,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上半年,市工商联通过开展2020年度直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进一步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主体责任;坚持发展党员工作每月一调度,上半年批准转正党员35人,吸收预备党员42人,认真落实“一个支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机制,举办了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87名入党积极分子参训;积极推动市直(驻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47个直属党组织结对共建部署落地,“五个一”共建要求得到有力有效落实。
 
  (下转3版)  (上接1版)
 
  党建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榜样和模范在非公经济领域涌现。其中,麦格纳动力总成赣州经开区分公司党员黄海获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章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员黄晓华获评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今年“七一”前,市工商联组织开展了市非公党委“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在非公经济领域树起了一面面旗帜,感召着每一位党员。
 
  贴心服务,让民营企业忧有所解
 
  近年来,赣州能源建设快马加鞭,同时拥有公路、铁路、航空三大口岸,特别是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内贸班列、中欧班列、铁海联运“三同”班列,企业在赣州可享受与沿海港口同样的通关效率与成本。系列优势叠加,使赣州日益成为投资宝地、发展福地。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赣州坚持“民营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贴心做好服务,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在政务服务方面,赣州全面对标大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求“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为全省最少,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企业开办最快当天可以办好。
 
  在政策服务方面,市工商联及时梳理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充分用好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州市各县(市、区)的优势,通过到商会调研指导党建工作、举办“非公经济大讲堂”等方式,面向民营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在吃透用好政策中找准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创业服务方面,今年以来市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受理实质性维权诉求42件(包括2020年度未结件5件),办结34件,办结率为80.95%。启动“网上工商联”建设,注重打造政策、培训、金融、法律“四个服务平台”,建好企业、产品、项目、人才“四个数据库”,主动为民营企业释疑解惑,让民营企业放心发展、安心创业。同时,开展了全市民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活动,走访联系企业超过240家,面对面听取企业发展情况、存在困难与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共促振兴,让民企与地方同频共振
 
  今年以来,上犹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响应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主动发挥“犹江绿月”江西省著名品牌的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大力推进茶叶产业扶贫,直接链接周边村近600余名已脱贫户实现持续增收,辐射带动园村及周边村近2000多人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
 
  为推进民营经济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赣州部署开展了系列活动,为民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和依据,引导民营企业把参与乡村振兴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渠道、广阔平台。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激越旋律中,民营企业家秉承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投身发展大潮,同赣南人民一道,奏响感恩奋进、昂首向前的时代乐章。
 
  赣州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引领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持续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教育、消费、技能帮扶等多种方式,力助贫困群众全面脱贫,并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1111家非公企业(商会)支持1259个村,投入资金12.69亿元,实施项目3193个,帮扶群众27.43万人。市工商联被授予2020年“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引导民营企业家支持乡村教师“领头雁计划”项目,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27名(个)企业家(单位)累计捐赠项目资金604.49万元,用于支持赣州各县(市、区)实施乡村教师“领头雁计划”,助推乡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着眼激励赣商回归,共促振兴发展,赣州主动加强流动党组织建设力度,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成立赣州籍流动党员党委,通过党建引领,带动赣商回归、赣才回归。活跃在各地的赣州商会积极牵线搭桥、引荐项目,带领乡友返乡兴业,成为赣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仅今年1月至5月,全市就引进赣商返乡投资项目140个,签约资金492.88亿元,同比增长近2成,其中超过半数的项目和资金投在了我市“1+5+N”主导产业。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