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科创债合计发行规模达118.9亿元 将重点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新基建等行业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从3月4日至今,科技创新公司债(下称“科创债”)落地已逾半年。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26日,科创债共计发行了16只,发行规模合计达118.9亿元。

    “科创债是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而精心打造的创新债券产品,是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贴心帮手,体现了沪深交易所以债券市场功能和产品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我国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的责任和担当。”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债发行以来,对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企业股权优化和激励产生了积极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研发领域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尤其是今年3月份沪深交易所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品种,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述16只科创债中,在上交所发行11只,发行规模85.3亿元,在深交所发行5只,发行规模33.6亿元。从发行人性质看,13只科创债发行主体是政府投融资平台,2只为中央企业、1只为一般国有经营型企业。

    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别于此前的传统类债券,科创债募集资金的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比如可以用作科创类企业股权投资,这可视为对科技产业发展支持的重要资金补充路径。从科创债的属性来看,产业投资机构自然是比较匹配的发行单位,科创类企业本身也是很好的发行主体。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科创债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国家战略、支持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的项目。如,3月5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了10亿元科创债,扣除发行相关费用后,发行人拟将不低于70%的募集资金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基金出资方式,投资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民用飞机创新、新药创制、节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剩余部分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股权投资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宋向清表示,科创债适合于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尤其适合前期投资大,收益少甚至没有收益,但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后期成长性强,市场空间巨大的初创型科技类企业。这类企业在前期投入产出严重失衡,股权资本不愿意进入,需要债市融资支持,以缓解前期资金缺口。从行业上分析,高端装备制造、新基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行业将是科创债服务的优选行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监事长潘学先9月25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上交所将大力供给多样化金融产品,通过科创债等专项产品帮助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谈及债券市场如何更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时,唐川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市场投资者对于债券产品配置的需求正持续增加,优质主体、优质行业的债券正好能满足这部分投资需求。且在注册制改革之下,企业能够借由债券更为快速地完成资金的导入,进而提升企业的产业投资能力和投资效率,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持续发展好科创债等既有工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容双创类债券、新基建类项目债券的发行规模,也将有利于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宋向清表示,未来首先应重点筛选具有开发潜力和广阔前景的优势项目进行资金扶持,以充分发挥科创债的资源配置效用,让有限的资金最大化发挥推进创新效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科创债发行和偿还机制,在畅通科技创新领域的直接融资渠道的前提下,建立科创债市场信誉,为未来进一步扩大科创债市场业务和规模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建立龙头科创企业资本市场引领机制,让成熟的科创企业为科创债市场赋能。第四,进一步疏通科创类企业信用传导机制,助推创新驱动类实体企业优化升级。第五,强化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管理机制和模式创新,从债券品种、增信手段、股债结合、风险管控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便完善科创债的投融资环境。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