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警惕票据转贴现利率走低背后资金空转套利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12月以来,票据利率加速下跌,尤其是短端转贴现利率逼近于零,达到历史罕见水平,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降准后资金面宽裕、企业端贷款需求整体不足、银行年末贷款意愿不强、为明年“开门红”冲规模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银行甘愿以低于资金成本的价格在市场上收票据,以票充贷。
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12月商业汇票统计日报显示,12月1日至12月29日,票据贴现累计发生金额为1.77万亿元,远高于11月全月票据贴现金额1.18万亿元,也高于去年12月全月的1.47万亿元。
这其中,有多少贴现业务背后是真实需求,有多少是利用低成本资金套利?有多少是在银行的默许乃至动员下,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或者大额存单,再开银行承兑汇票套走资金?具体数据不得而知,但是现象值得警惕。
票据转贴现利率多日大幅低于银行大额存单以及同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诱发一些有授信敞口的企业主动到银行开承兑汇票,寻求套利。而部分银行为了明年一季度“开门红”的存贷规模冲量,也有内在动力默认甚至主动营销,资金在实体之外空转的风险在增加。
在这类循环套利中,就企业方来说,获取了所谓的财务收益;对银行方来说,承兑行得到存款,贴现行占住了贷款规模;部分银行自开自贴、存贷双收,稍审慎点的银行利用信息不对称,仅做承兑行、企业到他行进行贴现,承兑行、贴现行均凭购销合同及发票复印件办理业务实现了表面合规性。
票据作为企业之间的支付工具,离不开真实的贸易背景。企业在银行申请开商业票据,需要提供购销合同、发票等,只有资料齐全才能开出票来。然而,这些风控措施也被一些深谙此道的人突破。近年,存单质押(特别是第三方存单)低风险票据业务案件时有发生,也警示着贸易背景真实性存疑之外,还存在操作风险、道德风险。
资金空转,脱实向虚,危害显而易见。企业从银行套出资金并未投入生产,而是在金融体系空转,造成报表的虚假繁荣和信贷资源的浪费,挤压了小微企业融资的空间。
在银行内部,如果不严加制止这类表面合规的行为,那些真正做小微业务、承担信用风险的部门将坐上“冷板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文化。试想,做小微企业普惠贷款的银行客户经理,为了做成一笔30万、50万的业务,辛辛苦苦走街穿巷做尽调,忍受着繁琐的手续,低收益的辛劳,以及产生不良贷款风险的心理负担,而做此类开票业务的客户经理做一笔1亿元套利业务,一天便可吸存1亿、贴现1亿、大大减少全年存贷指标压力,而且还是“低风险”业务。
金融监管一直把防止脱实向虚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如何有效监管贸易背景真实性,一直是个难题。对于虚假票据融资,监管部门和银行内部一直有明文禁止的规定,但常有一些主体不按规定执行,违规办理。对于打击这类违规行为,宜强化银行内部管理,在考核中对这类可疑业绩不予认账,监管部门也可适时预警,一旦查处,从重处理,加强與论曝光,督促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企业信用支付的工具回归本源,避免成为资金套利工具。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