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农商银行:金融助力“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田护粮”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徐泽锋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0日
本站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耕地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兴国县作为农业生产大县,耕地保护工作是全县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兴国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地方金融主力军,坚持立足本土、服务县域,主动融入县域发展格局,用金融手段,助力农业生产、耕地保护。
送贷上门 播下春耕“金种子”
“老王,你的贷款批下来了,15万元的授信额度。”兴国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告知种粮大户王文礼贷款审批情况。“谢谢你们,有了这笔贷款,我今年的种粮计划可以大胆放手干了。”在得知自己贷款批复后,王文礼兴奋地说道。
家住兴国县茶园乡全坑村的王文礼,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去年底,村里干部见他是把种地好手,向让他将村里闲置的200亩耕地也全部承包下来,这样既支持了王文礼种粮产业发展,又可以很好完成全村水稻播种面积的工作任务。王文礼开始比较犹豫,虽然说自己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但是一下子增长200亩,心理还是没底,规模扩大带来的就是投入成倍增加,即便有补贴政策,缺口部分还是比较大,但是又不好拒绝村里干部的好意,让老王犯了难。正当他为资金问题进退两难时,兴国农商银行茶园支行联合乡镇党政部门、村组开展春耕备耕专题屋场会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了他,为他“送”上1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
年初以来,兴国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屋场会为抓手,深入对接走访产业农户、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专业合作社,了解农户及各类农村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状况及信贷需求,并主动送贷上门,第一时间满足涉农资金需求,提升农户生产积极性,为耕地保护贡献金融力量。截止2月末,累计该行已累计向辖内粮食种植户发放贷款7.86亿元,支持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485户。
“这里以前都是周边村民撂荒留下的荒草地,能够成为现在这样集中连片,还得感谢农商银行。”兴国县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钟小云介绍说道。钟小云经营的兴国县丰源家庭农场位于兴国县永丰镇凌源村,是兴国、赣县两县交界处,因为地处偏远、耕作不便,很多耕地常年撂荒无人耕作。看着耕地撂荒,钟小云打起了集中开发的主意,但是要集中开发,农机设备、耕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可不是小数目。在了解到钟小云资金需求后,兴国农商银行永丰支行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上户调查,并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对接,为其发放由农商银行与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出的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贷款30万元,用于耕地整理、购置农机设备,有效解决了他的资金困难。经过1年多的发展,原来的380亩撂荒地变成了高产田,他的家庭农场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家庭农场。
近年来,兴国农商银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以支持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落脚点,创新信贷产品,推出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贷款、普惠担保贷、惠农网贷、惠农易贷等特色产品服务,并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截止2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贷款3.26亿元,支持产业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3073户,现代化农业企业26户。
支持龙头企业 打造产业“金链条”
兴国长丰米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集水稻种植、粮食收购、大米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地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模式,带动种粮产业户、专业合作社发展种粮产业,每年带动农户实现增收2000万元。
2016年以来,兴国农商银行把兴国长丰米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金融支持延伸合作链条,推出“银行+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为企业做大产业链提供金融保障,已累计向该公司提供信贷资金980万元,并为上游产业农业提供信贷资金扶持,累计超过1200万元,支持链上农户210户。
兴国农商银行坚持姓“农”为“农”不动摇,依托深耕三农服务优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创新“银行+公司+农户”服务模式,通过支持现代化农业企业,带动更多产业农户致富,用金融智慧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耕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