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平深整合大幕启动 平安意图打造“大平安银行”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5月初,在经历了两次延期之后,平安入股深发展终于拿到监管层的批文,从达成协议到拿到批文历时11个月。这宗A股史上最大的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与此同时,平安的整合工作也火速推进。批文下发仅仅20天之后,5月26日,8名平安高管入主深发展,法兰克·纽曼辞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改任深发展高级顾问;选举肖遂宁为深发展董事长。同时决议聘任前任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为行长、并拟任执行董事。深发展已经迈入平安时代,整合大戏已开幕。

  深发展

  定向增发带来百亿资金


  资金不足是困扰深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由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深发展在业务扩张上力不从心。其实,在平安之前,深发展一直试图寻找投资者进行投资。

  在美国新桥公司入股后不久,2005年9月,深发展与美国通用电气下属的金融公司签署了协议。GE金融将向深发展投入总认股金额1亿美元,占股近7%。但由于股改,GE金融入股深发展一事一直拖延。在随后的两年间,由于中国股市的持续狂飙,深发展的股价也大幅增长,GE金融要想购入深发展7%股权必须至少支付7.63亿美元,为原协议中总价款的7倍多。守望两年后,GE金融不得不黯然离场。

  2007年12月,深发展再次宣布,将引进宝钢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拟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1.2亿股普通股,发行价为35.15元/股,合计42.18亿元。但随后股市持续低迷,深发展股价节节下挫,与当初计划增发价相去甚远,2008年9月底,宝钢集团入股计划也宣告失败。此时,深发展的股价不到20元。

  此时距离新桥所持深发展股票锁定期期满仅有1年时间,作为财务投资者的新桥急于寻求一个买家。此时,同处深圳的中国平安已经嗅到了机会,开始与新桥接触。

  2009年6月12日晚间,中国平安宣布入股深发展,将用2.99亿H股来对价支付给新桥。根据协议,中国平安将最多耗资221.32亿元收购深发展总计11.05亿股股权。

  此次向平安增发,最多可为深发展带来105亿元左右的资金,其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将从今年一季度的5.46%和8.66%分别提至8.37%和12.1%,深发展的资金燃眉之急已解。

  平安集团

  意图打造“大平安银行”


  对于一心打造综合性金融集团的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来说,没有比深发展更好的收购目标。

  平安涉及保险、银行、投资三大金融业务,总资产规模达9357亿元,员工40多万,全国性销售网点达3800多个。平安一直意欲打造银行平台,此前平安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和深圳市商业银行,并最终使平安银行成为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但在马明哲眼中,平安银行规模仍太小,一直寻找新的银行收购目标。

  此时,深发展作为一家全牌照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18个城市拥有302个分支机构,自然成为平安集团的目标。东方证券保险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认为,本次收购标志着平安综合金融战略大步向前。平安3大主业的银行短板将得到显著增强,不仅获得14个新城市和近300家银行网点分销能力,且银行网络对集团客户覆盖率将从28%提高至80%。“收购深发展可为平安保险带来新网点,补充其保险网络的不足。而平安4500万零售客户、200万企业客户,又可为深发展提供巨大的业务机会。”

  目前平安派出8位高管进驻深发展,余下的则是“平深恋”最为复杂的环节:如何对深发展及平安银行进行整合?平安合并深发展后,平安将持有30%的深发展股份和超过90%的平安银行股份,两家银行所形成的同业竞争不为监管条例所允许。监管部门已经提出平安需要在收购完成后三年内解决这一问题。

  但中国平安从不讳言其通过收购做大银行业务的“野心”,若以马明哲的“中国平安要对旗下机构保持绝对控股”的“马氏原则”来看,将深发展注入平安银行的可能性较大。王小罡认为,将来深发展可能成为整合后“大平安银行”的一个产品部门,除了优势产品会保留外,销售部门和后台部门都会被整合。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新桥和纽曼离开之后,深发展原有的经营模式无法继续是必然的,但是深发展在金融创新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上的国际化视野需要保留,否则这次联姻对于深发展来说将是一种倒退。

  新桥

  5年获利150亿元


  在收购市场上,总有一群投资者偏好收购那些陷入困境的公司,在改良、包装之后再度出售获利,他们被称为秃鹫投资者,新桥公司正是这样的投资者。

  2004新桥颇费周折从深圳市政府手中以12.53亿元的价格接手深发展17.89%的股权之时,大部分人就预见到了深发展大股东再次易人的局面。在当初的协议中,新桥承诺五年内不出售或转让股权。深发展股权在2004年12月31日交割完毕,2009年底满5年,新桥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

  新桥进入深发展后不久,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东为获得流通权向散户支付对价。而也就在同时,新桥资本合伙人单伟健公开质疑支付对价。对于一只私募基金来说,支付对价是中国式的游戏规则,并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算上股改以及分红,以平安H股股价计算,新桥在深发展上的投资账面浮盈达150亿元。

  但新桥入主几年中,深发展亦有明显改善。2004年深发展不良贷款超过144亿;净利润是2.89亿元,不良资产率为8.49%,在上市银行中排名最后,资本充足率只有2.3%,而2009年净利润是50.3亿元,不良率0.63%,资本充足率8.66%。

  在另一些策略上,新桥也充分体现出“贪婪”的特性。在新桥入主深发展的5年多时间中,仅有2008年出现过一次现金分配,这与其它银行股现金奶牛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以盈利作为内源性融资来改善财务指标,提升股价表现无可厚非,但其中获利最大的仍是最后可以全身退出的新桥。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