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莱昂内尔·巴贝尔 吉密欧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中国最大的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信贷宽松期间向地方政府放贷6400亿元人民币,但坚称这些贷款对中国的银行体系并不构成危险。
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董事长姜建清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承认,向地方政府控制的开发公司无节制地放贷,确实对中国经济构成一定的风险。
这些开发公司目前在工行的贷款账目上占10%的比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各银行差不多将放贷活动翻了一番。
“人们关注这个问题是重要的,我们应当对由此产生的风险保持警觉,”姜建清表示。“(但)我不相信这个问题对中国的银行体系构成了系统性风险。”
他补充说:“我的信念是,不出三年,我们就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三年内我们希望放贷完全恢复到正常(危机前的水平)。”
中国的地方政府不得发售债券或直接向银行借款,因此近年来,它们设立了数以千计称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开发公司,为基础设施和房产项目筹资。北京方面在出台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方案以对抗2008年危机的影响时,最初对这种做法没有提出异议。
这种“先放贷,以后清理乱局”的政策引发了许多分析师和银行家的忧虑,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不良贷款数量激增。中国银监会似乎也产生了新的看法。
去年4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这些开发公司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大问题,并下令各国有银行递交“全面的”贷款账目评估报告。
监管机构还起草了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包括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把拨备率从未偿还贷款总额的1%提高至2.5%。
但姜建清辩称,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中,不良贷款率不到0.3%。他预期,工行向这些平台贷出的6400亿元人民币中的20%到今年底将得到偿还。“过去几十年期间,国外有不少预言家预测中国经济将出现危机,但这些都从未成真,”姜建清表示。“事实和现实每次都证明这些预言家错了,但他们继续热衷于做出各种预测。”
中国农业银行(ABC)董事长项俊波在另一个场合呼应了姜建清的看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