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0日
出版于1949年的《聪明的投资者》,至今被奉为投资学“圣经”。作者格雷厄姆对聪明的投资者有明确定义:有耐心,有约束,渴望学习;能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反省。格雷厄姆特别提到了牛顿折戟“南海泡沫”的例子。1720年南海公司成为全英国炙手可热的股票,众多参众议员包括国王都认购了该股票。股价6个月涨幅高达700%。牛顿当时已经获利100%,但他又以高价买回这只股票,最终却赔了20000英镑。
格雷厄姆认为,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和不合理的悲观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股民的盈亏现状是“一赚二平七赔”的不公平模式。如何成为那少数的“一成”? 读读格雷厄姆吧。
文/兴业全球基金 钟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