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人民币资产魅力渐增 外资增配期盼更大开放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近日,国家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随着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进,跨境证券投资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双向开放,境内居民配置境外资产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显著增强,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证券超过了2万亿美元。

 

外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对外负债中来华证券投资为20198亿美元,已连续5个季度突破2万亿美元关口。央行数据也显示,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比十年前增加2.4倍。

 

从收益情况看,2021年全年各类来华投资收益合计4174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0%,总体收益率约为6.0%。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税收优惠政策延期、我国国债纳入富时罗素世界债券国债指数等多重利好因素下,我国证券市场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近年来,我国以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推进跨境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完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并陆续推出了沪深港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序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政府债券被纳入三大国际主流指数。也正是由于跨境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便利度进一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日趋增强,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服务区域开放创新,例如推动上海建设以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自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高地先行先试。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取得卓越成效,但显然仍未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热情。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关于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市场声音来看,国际投资者的呼声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放开行业机构外资股比限制,为外资实体在华展业投资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二是通过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配套制度规则,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

 

不过,虽然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双向开放是人心所向和大势所趋,但安全可控仍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仍需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