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国内寿险业格局将现新变化 国寿继续领跑大中城市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9日

  保监会将在6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将揭开新会计准则给各家公司的市场地位带来的变化。据透露,保险市场的格局已出现变化寿险第一军团与第二军团的保险市场份额进一步拉大“受惠”于新会计准则中国人寿、太平洋 寿险、新华人寿市场份额随之升高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的市场份额将随之降落。

  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划分

  今年6月保费将分拆成两部分并在中国保监会网站上公布“保费收入”这一数字将水落石出各家保险公司将按新的保费收入确认数字公布2009年的保费收入状况从而使市场份额重新划分。

  财政部和保监会决定2009年决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文件(俗称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境内外上市保险公司对同一交易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新会计准则要求将保费划分为保费收入和保费存款两部分。其中保费存款主要是指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投资账户的收入。这一会计准则的变化将使整个行业的保费收入规模相应降低(如平安的国际准则保费收入相当于国内准则的七成)。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解释“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都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准备金科目的相应调整会抵消这一会计准则变化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该负责人表示“保监会网站上在6月份公布的统计信息将开始按新会计准则要求录入数字。”

  由于各家公司经营的保险产品不同新会计准则下各家公司的保费确认率水平变化也有不同。据预估2009年整个行业的保费收入确认率为83%。专家认为按新准则下的保费收入计算市场份额预计中国人寿(行情,资讯,评论)将由2009年的36.2%上升到40%以上不降反升其次是太平洋寿险和新华人寿也有升势市场份额由8%左右升至9%左右而平安人寿从16%降到11%左右泰康人寿由8%降到5%左右。

  专家表示新准则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可能要远远大于对中小险企的影响。有券商分析报告指出在新准则下中国人寿最受益预计其2009年净资产提升40%~60%净利润提升30%左右预计中国平安 2009年净利润提升20%左右中国太保 在新准则下2009年净利润也将上升。

  国寿继续领跑大中城市

  分析师认为“新准则下各保险公司的保费将按‘先拆后测’原则核算保费收入对万能险保费确认十分严格对分红险相对宽松。”由于分红险和万能险占比不同导致前五大人寿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或升或降寿险第一军团显然仅剩占市场份额40%的中国人寿而寿险的第二大军团则有平安、太平洋、新华人寿寿险第二军团的市场份额距离缩小在11%至9%之间而第一军团与第二军团的市场份额则差距加大。同时根据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三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推算中国人寿受惠于产品策略长期以分红型险种销售为主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合肥、杭州等33个主要中心城市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分红险”成为各公司2010年的新产品主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分红险由于是保障类产品所以其保费收入即使按照新会计准则2号的要求也是可以全部计入到险企的保费收入的。

  在保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指出今年以来分红险快速发展普通寿险产品占比下降较大分红险较同期增长了53%占寿险全部保费收入的75.5%较去年年底增长了6个百分点。同时投连险和万能险业务分别同比下降83.4%、25%。

  由于从6月份起在保监会网站上将看到新准则下的保费市场份额数字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因此寿险巨头在各主要市场的销售比拼进入白热化尤其是受益于新准则的“分红险”销售。据了解中国人寿提出2010年要做到“销售首年新单期缴80亿至100亿的规模”这个规模是分红险销售十年来提出的最大目标中国人寿还相应地给了一个“天价”的销售奖励政策以起到对销售分红险的“催化剂”作用。

  有数据显示分红险在2009年一季度呈“一险独大”合众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人寿的寿险业务中的保费占比已经高达90%、80%、70%、40%、48%以上。2010年中外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新品约50个其中85%是分红型险种。其中平安人寿也重新开练分红保险而且是三年期产品。

  “并非完全是新会计准则的动因。”中国人寿副总裁苏恒轩强调“分红险能满足客户在人身保险领域的保险保障和储蓄理财需求覆盖不同客户群体、不同保险责任、不同保险期限所以2010年中国人寿的主打险种仍以分红险为主。”

  在刚刚结束的深圳第五次党代会上,低碳发展被纳入到深圳今后5年的工作内容中。低碳,已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在身担惠泽社会民生的保险行业里,深圳国寿大力宣导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的概念,并将在公司范围内推动低碳“保全”业务以及电子保单,立志成为“低碳”保险服务业的创新者和倡导者。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