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企业融资成本迭创新低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方向性的要求,掀开了整顿金融业“钱生钱”“资金空转”等乱象的序幕。

    历经数年的严监管与规范,乱加杠杆、以钱炒钱的活动受到遏制,潜在的金融风险得到收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与完善,企业融资成本迭创新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已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

    金融“脱实向虚”势头逆转

    2017年是一个关键性节点。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到,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指明方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防范金融风险,三是深化金融改革。此后,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例如“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治理了市场乱象并取得成效。

    “三三四十”是原银监会为解决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收费、不当交易等银行业各类乱象推出的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数据是整治效果最好的佐证。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双双收缩,这是2010年以来首次,表外业务增速也由过去的逾50%降至19%,挤压出银行业虚增的泡沫。同时,用于小微贷款和基础设施行业的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7.3%,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总结道,过去十年,银行贷款和债券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为13.1%和14.7%,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业理财、信托通道较历史峰值大幅缩减,金融“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扭转。

    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助推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态势。

    一组数据证实成效:在创新驱动下,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十年前增加了近7倍。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0.6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3544.7万户。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我国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位居世界前列。

    十年嬗变,金融业自身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大幅增加。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回归服务本源,一方面是做精表内,资产负债规模一改高速扩张态势,资产摆布转向结构优化调整,重新回归信贷资产,优先投向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是表外回归“正道”,非标资产、信托通道得到大幅压降,银行理财从“影子银行”回归净值化。下转2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