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年来,“误导或怂恿保险客户非正常退保”愈演愈烈,一些个人或社会团体以承诺帮助客户拿回全额保费为诱饵,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这看似划算的背后,又存在着哪些巨大风险呢?
案例解读
客户刘某替自己家人购买某款重大疾病保险,后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交费,联系保险公司要求全额退保,依据保险合同规定,保单犹豫期后退保仅退还保单现金价值。随后保险公司接到自称是“刘某”的来电投诉(下称“来电人”),坚称保险公司存在销售问题,要求全额退还所交保费。
经核查,该保单销售过程符合相关规定。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来电人声音与客户刘某完全不一致,拒绝提供授权委托材料,且该来电人微信朋友圈上发布过“专业代理全额退保”的广告,疑似“代理退保”黑产人员。
案例解析
“代理退保”黑产通常是通过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迫使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协商一致”解除保险合同,全额退保。其实投保人是可以通过正常渠道退保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中,人身保险合同退保费用是在犹豫期内扣工本费,犹豫期后退还现金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解除保险合同不仅仅意味着保险人退还保险费,被保险人也不再享有保险保障。
“代理退保”雷点多,泰康养老赣州中支在此提醒消费者,代理退保隐藏以下风险:
一、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二、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代理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以赚取佣金。还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
三、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代理退保”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保单等敏感隐私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严重风险隐患。部分代理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以扣留银行卡、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当消费者提出解除委托或不愿支付费用时,即遭到极端手段的骚扰、恐吓、威胁。
四、信用受损风险。“代理退保”在代理投诉全额退费时可能造成保费断交等合同违约,从而形成征信不良记录或被列入“黑名单”,进而对消费者未来的贷款、出行、就业和任职等产生不良影响。
五、法律风险。“代理退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教唆、指使、诱导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消费者可能因此参与非法行为,甚至构成欺诈,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
投保人退保的正确渠道
1、投保人临柜申请
2、拨打官方服务电话
3、联系保单业务经理协助服务
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
“退保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构建金融消保屏障
铸就诚信保险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