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撞上“三月三”,今年清明不宜扫墓?
民俗学者:两者皆为传统节日,彼此并不“犯冲”
今年的清明节恰好与传统节日“三月三”重叠,有人因此说“今年清明不宜扫墓”。4月5日,记者为此采访了几位民俗学者,他们均认为清明节和“三月三”都是传统文化节日,本身并不存在犯冲之说。
4月3日,记者回乡祭扫时有长者称,“今年清明不宜扫墓”,原因是今年“清明节与‘三月三’日期重叠,‘犯冲’”。记者继续了解后发现,多数人家都安排在清明节前一天外出扫墓,目的也就是为了避开“三月三”。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还相传,母亲要在这一天给孩子买桃子罐头和红布——桃子罐头取谐音为“逃”,意在“逃”离晦气;而红布,历来为民间驱邪所用。
4月5日,记者特地就此采访了几位民俗学者。一学者称,两节重叠是阴历和阳历采用不同历法产生的自然结果,与吉利和晦气并无关联。另一学者称,“三月三”由古代的上巳节演化而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本身就是人们除灾求福活动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日子逐渐演变成祀神活动,也成为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因此又称“王母娘娘千秋节”,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就是踏青出游、登山逛庙会、对情歌。
民俗学者说,按阴历历法规律,19年阴历会转一圈,正好与阳历有重合。清明节与“三月三”交叠,分别由长短年份间隔交叠,长的隔38年,短的隔19年,如此往复。下一个“三月三”与清明相重叠的日子在19年后的2030年。
据《诗经》中记载,“三月三”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在古人看来,冬尽春来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因此既要尽情享受美好时光,也要招引呼唤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亡魂。由于这一习俗与清明节在内涵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两者既有节期上的置代关系,也有节俗内容上的继承关系。民俗学者认为,两节重合也可以理解为好事成双,民众不要轻信谣言,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记者周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