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有道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随着西方联军的导弹飞向利比亚,石油价格又冲到了100美元上方;而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把通胀目标调高到了4%。虽然“三率齐动”,但人们还是确信,通货膨胀短期内是下不来的。
所以,抢购运动仍在继续。除了碘盐,最吸引眼球的的例子当属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艺术品股票”,它的出现,大幅降低了艺术品的投资门槛,为国人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
不过,交易所可能低估了人们抢购的热情,几十亿资金蜂拥而至,艺术品股票在30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6倍多,最后监管部门不得不出手“限价”,将日涨跌幅从15%缩至1%。(详见本期封面报道)
如果“限价”持续的时间过长,对于新生的“艺术品股票”市场来说可能是个打击。可供佐证的是,房地产“限购”已经对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我们最近探访了几个上海豪宅样本,买家锐减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开发商还没有降价的意思,在他们看来,在限购的情况下,即使降价也不会增加销售,那还不如就这么耗着。
不过,抢购者并不愿意就这么耗着,既然国内不让买了,那就到海外去。“上海之春”房展看不到上海楼盘,唱主角的变成了海外楼盘,澳大利亚、美加、英国,乃至新加坡的房子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虽然不指望海外买的房子能在几年内翻番,而且汇率风险颇高,但如果有10%的现金流收入(如不少美国房产的租金),海外买房还是一个不错的长期投资选项。(详见本期特别策划)
还有一个投资选项是大宗商品,农产品[17.61 5.96% 股吧]、石油或者金属。本期杂志讲述了法国路易达孚如何在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套利的故事。
不过,国人投资大宗商品的渠道并不畅通,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进行期货交易,而且我们也没有投资大宗商品的基金。
倒是今年以来国内的基金公司推出的QDII具备了商品基金的性质,而且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比如诺安的黄金基金首发规模超过30亿元,至今为止业绩表现也不错。不过也有人担心,如今的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不低,追涨可能并不合适。
一位银行人士说,现在稀缺的不是资产,而是现金。随着银根不断缩紧,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最高已经涨到了一分三。
当然,我们不是银行,我们的现金并不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不过这至少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既然钱这么值钱,保留一点现金也是一种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