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7日
秦客
同事杰把2010年在各网站上的账单加了一把,真是“一加惊人”,2010年他竟然在网站消费额为三万又一千,三位的零头没有囊括进来。
同事杰五花八门什么都网购。我们有时能吃到杰网购来的小吃,有时还能分享到团购来的电影票、火锅……结果,网购的小吃,只有偶尔的偶尔的几次大家没有闹肚子;团购的电影票入场前还得加钱,要么只能看被看了无数次的过期电影;有图有真相不等于现实,好评如潮也不等于现实。一年下来,杰网购的东西大多送人的送人,只有少数的一些物什还在勉强用,大多已经烟消云散不见了踪影。2011年杰QQ上签名依旧是“如果我不在网购,就在取快递的途中”。
杰总结完网购账目后,我也把在自己在三家网络上购书账单相加了一下,2010年网站消费书款4800多元。平时不怎么注意,杰是综合消费,我就只是购买书一项的账目,不算在“古旧书店”淘书,也不算在实体书店购书,从日记里把几类购书款相加了一下,6000元足足出了个头。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一年买这点图书其实也不算多。我的百分之七十的书基本上是在网上购得。网上平时都打折,碰到促销活动时,买书就便宜了。我每天基本上都上上当当网,看看促销的书里有没有自己要得,再把自己收藏的书里找一找,看哪个书价钱下降到自己可以接受的价位了,再碰上自己一直要找但是一直没有碰见的书给碰巧看见了,这样就有了下单的理由了,下着下着发现书款依旧超越了100元,接着又接近了200元,然后准备下单,结果看见网页上显示购299元可获赠30元书券一张,然后再继续挑,继续购买,终于临近299元了,再下一本,结果突破了300元的口子了,本来只是想买其中的一两本书,选着选着便买了十几本。
下了单,等待着快递把书送到手上,一般书不会有问题,但往往就有不一般的问题出现。比如有一次,我买了几本大开本的精装书,结果书回来以后,精装倒是精装,书也没有错,就是精装的书的四个角全没有了棱角分明的尊严感觉了。这样的事出现了几次,后来我在网上再没有买过精装的书。有时,你下了三本书,结果快递来的三本书其中有两本是同一本书。退回去,手续繁琐,也给快递人员添加不必要的麻烦,问问同事谁要这本书,送出去还好,送不出去就成了失望之书。但尽管这样,习惯了网购的我,还是接着再下单再下单,因为每个月总有打折促销的活动,我的网购瘾呢,怎么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