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快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用鲜花和绢花祭奠亲人,文明祭拜已成风。新华社发
扫墓催生“代烧族”,在公墓外5元代烧一次冥币纸钱
-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实习生 吴星晨 通讯员 穗民宣
昨日“正清”日,与前两天相比,全市各祭扫场所入场人数激增10倍左右。来自民政部门的统计显示,昨日市内各祭场共接待祭扫群众1015497人,车辆91445台。从祭扫情况看,“正清”祭扫高峰来得更早,从早上7时30分开始,各场所人员已爆满,8时入场便要耐心“等位”。
祭扫高峰清晨杀到
“一大早就来了,竟然没空位!”市民何先生为避9时至11时的祭扫高峰时段,一早就从番禺出发,乘地铁前往火葬场。让他始料未及的是,8时赶到,眼前已是人头攒动,所有祭台全部满员。“等位的人不少,看哪个台的香快燃尽,就站在哪里等。”不得已,他只能拎着一大包祭品排队等位,10分钟后才抢到一张祭台。
记者了解到,昨日全天,各祭场祭扫人数持续增多,下午2时又出现人流、车流的小高峰。民政部门预测,4月9、10、16、17日,出行祭扫的群众仍会持续增多,各祭扫场所的交通疏导等工作压力依然较大。
火葬场无烟区变有烟区
记者了解到,自昨日7时进场开始,广州火葬场内就人流不息,8时以后入场者都要排队等位,直到正午时分,拥挤场面才见缓解。“刚进来时,无烟区都在烧香,人太多!”选择无烟拜祭的张小姐告诉记者,上午9时左右,无烟区内青烟缭绕,很多在普通拜祭区等不到位的市民涌入该区,霸位燃点香烛。如此光景延续至中午11时,此后,无烟区人员渐少,而一般拜祭区依然人满为患。一路相隔的银河公墓情况亦如此。
火葬场未设焚纸区,不少市民出场后将金山银山、冥币纸钱等放在天桥底下烧尽。更有“专业人士”以一次5元的价格“代烧”,“烧了8次,还行吧。”一位正在招揽生意的“代烧”者表示。
花1090元便可花葬
据殡葬部门最新统计,截至昨日,全市今年登记海葬、树葬的骨灰分别是166具、557具。而除海葬、树葬外,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近年还力推花、草葬,并在新塘中华永久墓园专设花坛葬和草葬区域,常年接受登记。
因占地面积小,以上两项新式葬法价格相对经济,草葬价格在5500元左右,而花坛葬只须一次性缴纳1090元,即可“埋骨”花间。据透露,该项业务推出后,已在去年重阳节首葬52具骨灰。与普通葬法不同的是,花坛葬不设单个墓碑,只在集体墓碑上留名纪念。
辛亥烈士后人难寻
辛亥革命烈士墓园坐落在银河革命公墓内,在这里,长眠着77位辛亥革命烈士。但遗憾的是,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虽经公墓管理方多方努力,仍无法为绝大多数烈士找到后人。公墓管理处主任侯雪军说,77位烈士中,仅有几位找到了后人,其他人因资料不详或根本未留线索,很难找到,“也有烈士很年轻,可能没有后人。”
尽管寻找后人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但他仍表示会加大力度,发动一切力量查找烈士后人线索。记者昨日在该墓园看到,不少市民循着公墓指示牌,专程找到此处,捧上鲜花缅怀英烈。据悉,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园方也将在近期筹办相应纪念活动。
相关新闻
因核查严格 官方拜祭网站遇冷
市殡葬中心回应:为尊重逝者不考虑变更办理手续
新快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于2005年创建的广州官方拜祭网——市殡葬服务中心网站拜祭纪念网页持续遇冷,目前登记的拜祭单位不足百个单位,去年一年,仅接受新业务四五单。据悉,该网页创办之初,高峰时曾拥有600多个纪念单位。市民不“待见”官网的主要原因是注册手续繁琐,与民办拜祭网相比麻烦许多。
“必须亲自去办,还要交齐一套手续。其他网站没那么多要求,几分钟注册成功,就可以建纪念馆。”市民王先生推崇文明拜祭,尤其是近年风行在年轻人中的网祭。但得知官方拜祭网站的登记手续后,他又打了退堂鼓,“能不能让官网改进一下?在网上注册就好。”
市殡葬服务中心新闻发言人李志坚对此表示,与民办网站方便、快捷的注册方式相比,官网确有“繁琐”之嫌,但现行程序完全出于对逝者与其亲属的尊重,所以暂不会做出调整。据了解,市民若需办理该网页拜祭业务,须亲自前往广州市火葬场管理所业务部申请。提取资料签订协议后,工作人员才开始在银河园网站上增设网上拜祭灵位。委办人随后需留意短信或电子邮件,在特定页面用特定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到逝者的拜祭页面做相应的操作。而资料审核则需提供委办人身份证和在其中心下属单位办理骨灰寄存或墓地的证明。
李志坚说,目前官网网祭使用率虽然很低,但中心近期暂不会考虑变更注册手续。民办网站虽然快捷,但不保险,甚至是一个活人的照片,也有可能被谁拿上去祭奠。而官网要慎重,一切手续都甄别建立者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