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天使奶奶”,洒向人间都是爱

来源: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题记:

  她一生未育,却儿孙满堂;她命途多舛,却性格刚强;她用扫帚为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扫出一片净土,她用长满老茧的手,为这群遗失的精灵撑起了一片蓝天。

  她就像个坠落人间的天使,冲破重重困难,将爱洒向人间。

  章贡区坛子巷一位名叫刘意民的84岁老人,用她的一生为我们描绘了人间最美的爱。如今,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那些自己带过的儿女们能来看看她。

“天使奶奶”,洒向人间都是爱

□吴琦 特约记者许建平 文/图

 
看到自己曾经抚养的孩子回到身边,刘意民总是很开心。
 
 
抚摸着石磨,刘玲有许多感慨。

  生来被遗弃,尝尽生活坎坷艰辛

  刘意民1927年出生,刚出生的她就被遗弃在街头,幸好得到一对好心夫妇的收养。

  可当她8岁时,其养父养母双双去世,不久,因养父母家欠别人一笔债,她被养父母的儿子送到债主家当童养媳抵债。

  纺线织布、洗衣做饭……在债主家,各种家务成了这个8岁孩子的日常工作。从16岁起,她每天要挑米从南康唐江走到赣州城去卖,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尝尽了生活的苦难与艰辛。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在革命战争硝烟四起时,她顺势参加了民兵训练,志愿当起了民兵。那段日子里,她学文化,长见识,婚姻自由的观念让她对丈夫的不正作风不再容忍,24岁的她毅然向丈夫提出离婚,只身来到了赣州城。

  一座陌生的城市,让初来乍到的刘意民备感形影孤单。后来,经人介绍,她和第二任丈夫结了婚。丈夫比她大10多岁,一条腿有残疾,在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她自己则给别人当保姆、带孩子、扫大街,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婚后平淡的生活虽算不上幸福,但她却很踏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丈夫的中风将家里的全部压力都交给了她,她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十多年无微不至地照顾让病重丈夫含笑离开,60多岁的刘意民又单身一人。

  遗孤被收养,用爱捡起遗失的美好

  如今,84岁高龄的刘意民已瘫痪在床。日前,当记者见到她时,她却一直不停地念叨:“我养了很多小孩,你也是我带大的,你们都来看我呀……”说完了就呵呵地笑开了。深受病痛折磨的刘意民神智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但她唯一忘不了的就是这些年来她不断收养的孩子们。

  刘意民家住章贡区坛子巷,记者跟巷子里的邻居打听刘意民老人,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夸她人好、心肠好。几十年间,她陆续领养了10多名弃婴,加上帮人代养的孩子有30多个。由于家庭困难,买不起奶粉,刘意民只能将剩米放进石磨里磨。

  如今,那盘几乎没有牙轮的石磨依然摆放在刘意民家小屋前,见证着一个慈爱母亲为孩子们磨制米浆的岁月。

  今年27岁的刘玲就是一个被刘意民带大的孩子,谈起妈妈,她有说不完的话。“我妈这辈子真的很辛苦,起早贪黑只为了那点微薄的生活费。”原来,刘意民的经济来源只有每月清扫路面的40元钱和政府发放的80元低保金。每天凌晨3点,酣睡中的人们不会知道,就在这小小的巷子里,刘意民已在挥舞扫帚,清理垃圾。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要带比我更小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小妈妈。别的孩子抱着布娃娃扮演爸爸妈妈玩耍,我却不能把弟弟妹妹们当布娃娃玩呢。”刘玲打趣地说着,但从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同龄人没有的成熟。

  这些年,受养母爱心的熏陶,她很自然地与养母形成了一种默契,她就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着比自己小的孩子。“每年过年妈妈要忙着清扫巷子里燃放烟花爆竹落下的纸屑,等收工回来已经是深夜了,一碗萝卜丝泡饭就把年夜饭打发了。”对这样的年夜饭,刘玲却已经习以为常了。她说,再困难也要坚持,因为养母说过“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句朴实的话,倾注了刘意民老人浓浓的爱。1998年,一名老太太拾到一名女婴,有偿交付给刘意民代养。一个月后,老太太去世了,可她儿子不愿意再付抚养费了。刘意民决定自己抚养,直到一年半后,孩子被吉安一对好心夫妇领养。

  生活虽然艰辛,但刘意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孩子,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刘玲跟我们说起了她的第一双球鞋。“小时候很羡慕别的孩子有新衣服、新鞋子穿,我们家困难,所以也不敢提要求。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了第一双球鞋,那是妈妈扫大街时捡来的男款旧鞋,虽然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我还是很感激她。”对待身体上不太健康的孩子,刘意民更是加倍呵护,她曾拾到一个全身皮肤溃烂的婴儿,没有钱治病,她就自己去采草药敷在婴儿皮肤上。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婴儿的疾患治愈了。

  一个塑料瓶,一张废报纸……这些被人随意丢弃的物品,在刘意民这里都是宝贝,她把它们收集起来,换成衣袜、粮食,抚养孩子们长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两鬓长满白发,直到腰杆不再挺拔,老人就这样默默地奉献着。

  2009年,82岁高龄的刘意民依然延续着收集废品的习惯,一次在收集一床席梦思垫里的铁丝时,她被弹出的弹簧弄伤,致使腿脚活动不便。同年,她被医院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2010年12月,她又因急性肠胃炎住院,其间,她又在下床如厕时摔倒,造成粉碎性骨折,瘫痪在床。住院一星期后,养女刘玲通过向章贡区民政局申请帮助,将她安顿在赣州城区一家综合条件较好的添力养生院。

  “我日子紧点没关系,但一定要让妈妈得到最好的治疗,享受最好的待遇,她为我们付出太多了,我怎么也报答不了……”说到这里,刘玲的眼眶红了,泪水顺着脸颊滑下。

  亲情被召唤,我的孩子你在何方

  刘意民的故事感动了不少爱心人士。今年元宵节这天,市民连先生带着鱼丸来到养老院与老人一起过节。送鲜花,喂元宵,老人看到好多人围着她,精神饱满了许多,连连要求养女刘玲扶她坐起来,可是稍稍坐一会儿她就因疼痛难忍不得不躺下休息。

  老人带过的另一名女孩王晓继告诉记者:“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把我托给刘妈妈带了3年,3年的母女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现在刘妈妈行动不便,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过来照顾她。”

  一辈子的辛苦,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那些自己带过的儿女能来看看她。养女刘玲告诉我们:“妈妈经常拉着我的手说她的哪个孩子又来看了她,说还买了饼给她吃。”老人梦呓时还会喊着那些被她带过孩子的名字,并且固执地认为他们都来过,这让刘玲下定决心找回那些被老人带过的孩子们。于是,她找到媒体记者,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找到她的那些兄弟姐妹。

  添力养生院院长许佐华告诉我们,他们在得知老人的感人事迹后,主动为老人减免了一半入院费用,他们将尽最大努力让老人过得舒适、舒心。

  题后:

  一个耄耋老人,因为自己曾被抛弃,所以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家可回;因为自己历经磨难,所以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幸福成长。她这种宁愿苦自己,也不愿看见一个孩子流落街头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我们希望被老人带大的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希望老人的爱心能感动更多人,更加希望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来帮助这个好心人,使她晚年幸福。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吴琦 特约记者许建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