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民间借贷投资“慎”字当头

来源:理财一周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在选择民间借贷投资时,一定要保持谨慎、适度的原则,让自己的财产合理分配,切勿将家庭持有资金倾囊而出,从而让自己的投资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这样才不影响家庭理财的稳定、健康。

    案例

    股市扑朔迷离,金价扶摇直上,投资渠道的紧缩让诸多沪上投资者兴趣淡然。而作为一位投资达人,个体户李女士选择了自己的“投资渠道”——高息民间借贷。李女士自喻有一个“精明的大脑”,对能赚钱的事情从来都是嗅觉灵敏,此次通过朋友介绍,将20万元资金借给一位急需小额资金的私营业主,并给对方开出了15%的年息,该笔资金将在半年后连本带利收回21.5万元,对于从事小本买卖的李女士而言,绝对是一次划算的“买卖”。

    易贷中国/陈顺爱

    民间借贷的走热并非偶然——信贷紧缩、贷款渠道匮乏让不少借款需求无处释放,民间借贷成为了不少融资者眼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与此同时,股市的震荡、通胀下投资品一路飙价,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沪上民间借贷开始出现走强迹象,而投资之风也明显加剧。面对短期高息的“极度诱惑”,投资者应当注意哪些要点?如何合理地规划部署自己的投资资金?如何在低风险、低压力之下让资金滚滚流入自家账户?

    民间借贷的投资吸引力

    易贷中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沪上民间借贷利息普遍集中于13%~20%的年化利率区间,较之央行存款利率的确高出不少。虽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让更多人开源节流,将资金存入银行账户,但银行存款究竟能够给他们增加多少财产储备?我们从目前存款年利率方面来看,3月期为2.85%,半年期为3.05%,一年期为3.25%,如若存入20万元,所得利息分别为1425元、3050元、6500元。从李女士半年期所得回报1.5万元看,的确与银行存款形成较大差异,这也正是投资人群转变风向的关键原因。

    众所周知,由于时下通胀预期过于强烈,消费者收紧钱袋的趋势较为明显,银行存款利率在加息过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上调,对于民众的存款意愿形成了良好的刺激效果,且随着信贷紧缩,存贷比愈发向健康方向挺进。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目前我国的融资环境尚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而银行等机构的贷款门槛又普遍较高,对于个人、小企业而言,融资并非易事。

    在这种背景下,适度、合理的民间借贷抬头,对于融资市场的补充并非坏事,其期限灵活、申请便捷、自主性强等优势,有效弥补了银行贷款业务覆盖面不足的状况。旺盛的融资需求给了民间借贷充足的对接资源,对于抵押实力较弱、信用度较低、经营资质不佳的借款人而言,其可以从传统融资渠道之外获得收益,而放贷方也能从其中获得明显的益处,可以称之为双赢之举。

    民间借贷投资注意事项

    对于欲投资民间借贷的民众而言,民间借贷这块蛋糕看起来很美,但其风险和回报一样高。毕竟,我国的民间借贷环境尚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整体发展较为杂乱,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和规范化发展机制。虽然成熟的借贷市场应当是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互补局面,但目前民间借贷市场特别是个人借贷领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当明辨其中的“游戏规则”。

    首先,应当注意,利率要控制在法律许可范围。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年利率如果超过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以上为高利贷,高于4倍的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以央行半年期基准利率5.6%为例,如果同期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超过22.4%,将板上钉钉地被视作高利贷。如果不慎被定性为高利贷,投资者虽然理论上可以追回基准利率4倍以内的利息,但由于触及相关法律,难免让投资者陷入纠纷之中。

    其次,一定要对借款方有所了解。如若对方为个人借款,对于其还款能力、工作稳定性、借款用途,甚至个人喜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将资金借给一个有信用的人,是一次成功借贷交易的最基准原则;如果对方为小企业或经营户借款,一定要对对方的经营资质、稳定性,以及盈利能力有所了解。

    此外,不要一味地认为民间借贷都是无抵押贷款,在自己财产风险控制范围内的较小额度可考虑以无抵押方式借给熟识的亲朋好友,如果贷款额度相对较高,一定要让借款方提供相应的抵押资质,并到相关机构证明抵押完成。如借款方以房产抵押,则应当令其到所在行政区域的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抵押登记,将房产抵押权证交付至放款方手中,而非将房产证直接抵押(直接扣押房产证为无效抵押)。

    最后,投资者应当谨记,不要轻易将资产投放到地下钱庄中,其私募和放款均属于违法操作,其中不少为黑势力等不法分子,并不具备所谓的诚信,钱财很有可能一去不回,如有变故,甚至会有一些意外,这绝非危言耸听,投资者应当极力避开这些大肆敛财的地下钱庄。

来源:理财一周报

责任编辑:佚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