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台办网站的消息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将于29日在重庆登场。当天下午,两会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协议(ECFA)以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就两会后续协商议题等事宜进行协商。
商务部表示,“框架协议内容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机制。”
3000亿台湾险资新出路
据悉,台湾的金融主管部门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已经达成共识,正由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修改台湾保险法相关法规,预计最快上半年有机会放行,至于投资范围,未来可能开放的有大陆的股票、基金、公债、公司债等,除此之外,大陆企业在海外挂牌的红筹股、国企股(H股)、全球存托凭证(GDR)、美国存托凭证(ADR)等,未来也可考虑纳入。
至于能否投资大陆地区不动产,包括自用及非自用部分,台湾媒体报道称,因问题相对复杂,目前还在征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等单位的意见。
“台湾保险公司目前在大陆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数量还不多,在大陆保险市场上占的市场份额很小,因此在两岸ECFA签订前夕,传出台湾金管部门放开台湾险资投资大陆资本市场的消息,并不突然。其实台湾保险资金面临的投资困境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台湾这几年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均投保率也已经达到饱和的程度,在台湾约30家寿险中,实现盈利和亏损的机构比例为5:5,而盈利的保险机构依靠的也不是保费规模的增长,而是投资理财,因此大陆庞大的人口市场以及不断增长的经济规模,无疑是台湾保险资金投资的新出路。”5月18日,台名保险经纪人股份公司董事长陈亦纯如是分析。
“觊觎”交强险市场
对于急寻投资出路的台湾保险资金而言,大陆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新方向,而本报记者了解到,已经在大陆经营保险业务的台资险商,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市场,尤其是台湾财险商。
据了解,作为目前唯一在大陆经营财险业务的国泰产险母公司,国泰金控集团已经向台湾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国泰产险能够在大陆经营交强险业务的申请,并且将这一条款置于ECFA协议的框架之下,希望国泰产险也能经营这一只有内资财产险公司才能经营的法定强制险种。
国泰产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希望能尽快签订ECFA协议,可以经营交强险等于获得了可以进军车险市场的入场券,只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泰产险母公司可以随时进行增资。记者也了解到,国泰财险自2008年9月进入大陆市场,其已经在江苏和福建两个台商大省成立了分公司,而在去年8月,国泰财险也和国泰人寿也获得了互相代理保险业务的保监会批复,如果能够经营交强险,对于国泰产险而言,或将是最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