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刊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现年62岁的上海人谭小贤(化名)就是一位曾经误入“原始股”骗局的受害者,他对记者讲述了2008年时被骗的经历。
一通电话诱人误入陷阱
2008年6月,谭小贤接到了一位自称是麦凯西公司投资顾问的王小姐打来的电话,正当谭小贤纳闷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电话时,对方已经滔滔不绝地向他描绘了一幅一夜暴富的美好蓝图:麦凯西公司目前正在操作安达公司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项目,目前该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因为扩展厂房及增购生产设备正在办理现金增资,为了配合该公司的海外上市项目,他们正在社会上招募300名个人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一旦该公司成功上市,个人股东届时将获利丰[40.25 -0.62%]厚。“1.7美元/股买进,只要等上不到一年,每股就能净挣2.3美元,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啊!”在电话里,王小姐这样说道。
当时正愁着手上资金应该如何投资的谭小贤经不住对方的反复宣传攻势,便答应来他们公司进一步了解投资事项。第二天,谭小贤按约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17.73 -2.31% 股吧]金融贸易区的某顶级写字楼里,发现这家公司果然气派非凡,所有工作人员都显得热情而礼貌。一位姓卢的客户经理将他安排进一间小会议室与之进行了一对一交谈。
难挡诱惑买入“原始股”
据谭小贤回忆,卢经理先是将当时正走势低迷的国内A股市场数落得一无是处,再把近年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情况盘点一通,中间还脱口而出许多他听不懂的金融专业术语。与此同时,还将一大堆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的资料给他看,更是把国内高科技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前景讲得天花乱坠,吹嘘安达公司年产值和利润上亿元,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其中心思想就是与其投资国内股票,不如投资国外股票,与其投资二级市场股票,不如抢在人人都能买之前先买入未上市的原始股。
一开始谭小贤还有些犹豫,卢经理反复表示“这肯定不是骗人的,你放心加入吧,保证让你发财!”还举了其他几个投资人在购买了麦凯西操作的海外上市原始股后发财的例子,并且表示如果能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来投资,还能抽取可观的奖金。“我有个客户自己才投资了2000美元,后来通过介绍新客户光奖金已经拿到4500美元了,而且全部都是Cash(现金)。”
就这样,谭小贤决定将自己刚刚到期的存款折合12000美元打入对方给他的指定投资账户。为了让谭小贤放心,对方还和他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和《回购承诺书》,承诺“如果3年内公司不能上市就回购股权,并支付相应的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然而谭小贤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年后等待他的并不是如期而至的高额回报,而是包括麦凯西董事长李明华(化名)等8人已被警方抓捕归案的消息。
东窗事发骗子锒铛入狱
其实所谓的安达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营许可证上标明该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共有18个股东,除两家单位外,其余都是个人。郑强(化名)为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然而公司成立后,始终处于“研发阶段”,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生产销售。
2006年年底,郑强遇上了专为他人“买壳上市”的台湾人李明华,李明华以自己开设的麦凯西公司的名义与安达公司签订协议,为安达公司提供“上市融资服务”,并很快以1.5美元/股、1.7美元/股、2美元/股的价格,销售所谓的“安达美国股票”,并向投资人谎称该股票系美国证交会颁发,将在2009年6月1日前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即可交易且股价不低于每股4美元。
事后经法院统计,包括谭小贤在内,共有168人次购买上述股票,销售所得741万余元人民币。
2010年1月,法院认定李明华等8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构成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处李明华无期徒刑,其他被告人被判处2年至7年有期徒刑,郑强则被判犯有非法经营罪,判处了3年缓刑。
受骗者以老年人居多
据悉,在销售各种虚假原始股票时,李明华租用了上海诸多高级写字楼,办公室里还挂了一面外国国旗、一张和外国名人的合影或者一家交易所的牌子,公司的营业执照上更是写着几千万元的注册资本,从而将自己的诈骗本质牢牢包裹起来。加上他们对业务员进行了专门的“忽悠培训”并给予高额返点诱惑,使得业务员拼命游说客户购买原始股。方法也很简单,先是随机拨打电话推销产品,随后邀请上钩的客户前来公司面谈,进而用种种假象和进一步的吹嘘对其进行洗脑。
谭小贤不无悔恨地表示:“我发现他们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格外关心,我想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不太上网,很少看报,对这类诈骗行为不太了解,而且说实话,我的确是贪心了点,所以才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