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 正文内容

虎年家庭保险巧规划

来源:成功保险网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1日

  保险规划是个人理财的一部分,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这其中主要包括死亡风险、残疾风险、医疗风险、养老风险以及财产风险等等,定量分析保险需求额度,做出适当的财务安排,以避免风险发生时给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从而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并拥有高品质的生活。那么,对于不同类型的家庭而言,如何在虎年伊始做好必要的保险规划与安排呢?以下我们按年龄段将家庭进行分类并作以详析。

  首先,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单身一族来说,由于事业刚刚起步,收入并不是特别高,虽说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强,但却很容易遭受到意外伤害的侵扰,因此在这个阶段在有社保的同时,保险专家建议还应该适当地购买一些意外伤害险、健康保险和重大疾病险。除此之外,也可以考虑未来的养老问题,及早准备日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归纳一句话,即意外险为主养老为辅。通常,意外险有人身意外险(针对身故、残疾,一次性给付)和意外医疗险(因意外引起的医疗费用,一般伤害按实际花费报销)。如果在工作环境较为安全、无自驾车,且出差频率也不高的情况下,意外险用一般保险卡就可以满足需求,而且保费也较为便宜。

  其次,再来看新婚族或刚有宝宝的家庭。这部分家庭虽说夫妻双方都比较年轻,但随着岁月的流转肩上的责任也会逐步加大,如果家庭有风险发生,无疑对配偶及孩子都是巨大的打击,因此不妨趁着年轻且身体状况尚好,尽早做好保障规划以应不时之需。保险专家建议,对于家庭中的男性而言,在做商业保险规划时,建议主要考虑的保障依次为:保障险(即人身寿险)、健康险;妻子主要考虑的保障依次为:健康险、保障险(即人身寿险)、养老险;倘若有宝宝,则为孩子主要考虑的保障依次为:意外险、健康险和教育金保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夫妻双方正处于准爸妈阶段,为了保证母亲在孕育胎儿期间的任何风险与宝宝出生后的意外,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母婴重大疾病险来提前作以预防,一旦宝宝出生后出现遗传性疾病和生理缺陷,都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通常情况下,健康险包含重疾险、住院、手术医疗险和住院津贴险。重疾险针对发病概率高的重大疾病提供保障,同时有些产品可以兼顾储蓄的功能,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一经确诊就会赔付相应的保障额度,而不会考虑实际花费,充足的重疾险不但可以保障疾病的花费,还有得病期间的收入补偿、营养费、病后康复所花费用等。而住院、手术医疗险只针对社保报销后剩余的部分再按相应比例进行报销,但最多不会超过所保额度,且现在的医疗险大部分只报销社保部分的药品。此外,住院津贴险是住院期间的日收入补偿,按天数和保障额度给付。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中年家庭。应该说,这一年龄段的人压力最大,往往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人群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额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旦不幸遇到了身体危险信号,都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相关赔付,以免对家庭的财务体系造成冲击。此外,这一年龄段无论男女大都达到了事业的巅峰期,无论收入还是储蓄都是相对较为丰厚的,因此不妨再继续补足一下之前养老险方面的不足。总之,人到中年,应讲求大病养老同步进行。

  最后,再来看看老年家庭如何规划。事实上,65岁之后任何保险公司都不会再接受承保,并且50岁之后,其投保所要支付的钱也是相当多的。虽说老年人是最需要受保险保障的群体,但是由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身体情况在变差,使得很多保险公司都对老年险种避而不谈,因此在这一阶段能够购买的险种也相应少得可怜。因此,保险规划师建议这一阶段还是购买以理财性质为主的保险,转向储蓄型的保障方式更为合理。

  在具体保险产品的选择上,一般而言保险金额愈高保险费相应也就愈多,所以得量力而行,投保人在制定保险规划时须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确定适当的保险金额。其次,在确定保险期限方面,由于其涉及未来交纳保险费的数量与频率,因此投保人需要大致估量未来的收入与支出,不要盲目行事。其三是在选择保险公司方面,由于保险公司的服务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各种保障,因此投保人应该尽量选择那些经营稳健、服务优良的保险公司。其四,在保障费用方面,建议投保人控制在个人收入的10%至20%左右为宜,而且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根本不存在贵就好的观念,贵的产品不一定适合投保人自身。

  除此之外,不少保险人士还建议每个家庭不仅要建立起必要的保险意识,同时更要在购置保险后定期检查和整理家庭保单,既为了预防风险,同时也能为家庭理财调好结构。如果因搬迁或工作变动等原因引起个人基本信息变更时,投保人需要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只有定期了解自己的保单近况,主动与保险公司联系,才不至因特殊原因而于无形中损害了自身的保险利益。

来源:成功保险网

责任编辑:佚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