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股票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8日
4月18日,海通国际与和讯网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暨人民币计价IPO论坛在香港港丽酒店隆重举行。人民币计价IPO论坛由财经中国会秘书长李犁主持,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香港中华工商业协会执行主席梁永安以及海通国际证券中国业务部主管潘铁珊等专家参与,他们在论坛上共同探讨解读了港股人民币计价IPO及其配套体系等问题。
马骏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没有足够的有收益的资产是目前香港离岸市场一个瓶颈,也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当中一个瓶颈。他认为,推出人民币IPO对固定收益类产品来讲是一个突破。
以下是文字实录:
马骏:我想从稍微宏观一点的角度谈谈我对人民币IPO产品的一些看法。第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一段时间发展,现在在香港离岸市场上面临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就是产品不够。虽然流动性不少,香港人民币存款已经达到4000多亿,但是看人民币产品、人民币资产,基本上都是债券。现在发行了80多个债券,估计800亿左右。4000亿流动性只有800亿资产的话,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不匹配。还有这么多钱放在什么地方去?绝大部分是到深圳的人民银行那边,最后通过中行机制再回来。没有足够的有收益的资产是目前香港离岸市场一个瓶颈,也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当中一个瓶颈。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这个不匹配,也就是产品相对少,但是人民币流动量您觉得够吗?我这边有几个数字,咱们新华社体系一个媒体说到德意志銀行有分析报告,他是用这个口吻来说的,2010年12月底的时候,香港人民币存款3149亿,今年年初1月底是3700亿,2月底是4000亿。德意志銀行分析报告看来是你们做的,预计到年底有1万亿,要达到1万亿人民币存款规模的话,您那边有这么一个判断,就是说到那个时候股票市场,当然指香港的人民币股票市场才叫初具规模,不知道您怎么定义这个初具规模,另外您刚才说产品还是少,人民币对比产品而言又有富余,总体来说人民币流量在香港到底怎么样?能不能对这个做一个基本判断?
马骏:他讲的那些观点大概就是我写的。我再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怎么样判断产品够不够。你如果看银行体系当中,他进来的存款有这么多,刚才讲了有4000多亿。绝大部分资产都放在另外一家存款,中行再存到深圳的人民银行去,使得银行平均净利差只有20个基点,非常小。如果有足够的资产,比如足够的债券、足够的贷款,你就可能就可以把净利差做到我预计的2年后的80个基点,5年后说不定达到100个基点。现在非常非常小的净利差就表明资产是非常缺乏的。资产不光是在固定收益这块我认为有很大的空间创造人民币资产产品。另外一个我们今天谈的突破就是股票市场的REITs。REITs作为第一个产品起步有它特殊的意义,因为他有比较强的、稳定的现金流支持,使得投资者比较容易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或者容易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如果人民币升值大家预期每年3%-4%,加入REITs给一个固定的现金流投资的6%左右,加起来就有10%左右的稳定的预期的回报,可以增加这些产品市场上乐观吸引力。这是早期启动REITs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但是中期各种各样投资有不同的偏好,有的人喜欢低风险的,有的喜欢介于中间的产品像REITs,也有人比较激进一点,喜欢风险比较大。从产品类别来讲,我说是一个突破,比现有的仅仅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来讲是一个突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