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婚姻美满”是盈利前提 大都会人寿踩下扩张油门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0日

  在纽约人寿等外资撤出中国保险市场的当口,美国大都会人寿却逆势踩下扩张油门。在昨日两家中国合资公司合并发布会现场,大都会国际部总裁William J·Toppeta直言,“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削减或撤出了在华投资,但我们要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大都会的逻辑在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保险市场的需求无论在广度、深度上都在不断增长,但按照目前保费收入占GDP的百分比来看,中国保险市场的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由此判断中国保险市场空间无限。

  事实上,大都会并非独具慧眼者。回首当初,几乎所有外资保险巨头最初涉足中国市场的最大驱动力,就是中国保险市场是座待挖的金矿。但现在来看,其中一些已经放弃了当初的宏图,与中方合作伙伴宣告“分手”。

  个中原因或许只有真正参与经营的股东双方才能深有体会。作为中方股东(上海联和投资)代表的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董事长蔡晓虹直言不讳,“我们在合资寿险公司中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外双方股东步调一致,对保险经营理念的认识一致,没有分歧,没有内耗。”

  在蔡晓虹看来,“婚姻美满”是合资寿险公司盈利的前提。按照国际惯例来看,寿险公司成立7至9年后将步入盈利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多数合资寿险公司的亏损期已经超过了十年。对于中美联泰大都会何时能盈利,蔡晓虹虽未作正面回应,但透露,“从目前来看,我们应该能符合国际惯例(7至9年盈利)。”

  中美联泰大都会由两家合资公司(中美大都会人寿、联泰大都会人寿)组成,由此催生了国内保险业首例吸收合并案。首例合并案背后其实包含了两笔交易,先是由原联泰大都会的中方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接手原中美大都会中方股东首都机场所持有的那部分股份;再是两家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谈及首例合并案,中美联泰大都会CEO贝克俊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无先例可循”。“难就难在是‘第一次’,因为之前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做参考,因此需要与各方进行不断沟通,自己摸索经验。”

  合并后,新公司的资本金将变成8亿元。问及有无进一步增资计划,贝克俊说,将视业务扩张计划而定。蔡晓虹直言:“如果有增资需求,作为中方股东的我们一定会支持。”按照预定时间表,中美联泰大都会预计2015年前能跻身在华外资寿险前3名,衡量标准不是保费规模而是凸显内涵价值的新单业务。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