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本报讯 (记者冷翠华)2025年5月12日,我国将迎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防灾减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以“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为抓手,构建起覆盖灾前预防、灾中应对、灾后补偿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实施风险减量工程累计降低社会面损失超10亿元,自主研发“巨灾安澜”平台集成九大类9900万条风险数据,为风险减量服务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多灾因、多年期、多层次”保障体系,在“摩羯”台风等近40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提供保险保障;作为首席共保人和执行机构联合40余家保险机构组成巨灾保险共同体,为全国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了22.36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防灾减灾,“防”字当先。中国人保以科技为引擎,推动风险管理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转型,构建覆盖“灾前预警—灾中救援—灾后复盘”的全周期防控体系,推动巨灾保险从“被动赔付”向“主动减损”转型。中国人保通过物联设备织密安全网,运用智慧工具提升守护民生效能。
以科技赋能推动灾前预防的同时,中国人保提升数据驱动能力,通过智能理赔系统、“耘智保”智慧大屏和卫星遥感技术等实现“快赔减损”,确保灾中快速响应、灾后数据复盘。
同时,中国人保通过大数据分析灾后理赔案例,持续优化风险模型和应急预案,形成“预警-处置-复盘”闭环,为长效防灾提供数据支撑。
据了解,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管理指导、人保财险牵头筹建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保险与风险减量分会近日正式成立,中国人保旗下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当选理事长单位。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