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阳光财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
非法金融活动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正常经济金融秩序,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害社会稳定大局。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压实主体责任。阳光财险围绕“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主题,聚焦养老、涉农、旅游等重点领域,关注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拓展“接地气”宣传渠道,创新“花样”宣传方式,更好更大发挥保险机构作用,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贡献阳光力量。
精准聚焦,守护重点人群权益
老年人、青少年、农村地区民众等是非法金融活动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旅游骗局”“养老金融”“网络借贷”“高回报零风险投资”等骗局层出不穷。针对老年群体较易受金融诈骗的风险痛点,阳光财险联合社区开展“银发安全课堂”,深入浅出地向社区老年人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并通过展示“巨额大奖”“冒充公检法”黄昏恋”“古董收藏品”“保健品投资”等骗局,揭示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提示老人警惕“免费体验”“亲情关怀”等诱导消费套路,特别是在投资前要多与子女沟通、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拒绝冲动购物。
针对青少年阅历少、对金融套路认知不够的特点,阳光财险多家机构走进小学,组织财商课堂以及防非知识宣传,把专业的金融概念和多样的诈骗手段用通俗易通的方式讲解,设计网络诈骗、街头捐款骗术和伪装老师收费等骗局的趣味问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正确消费观、金钱观和反诈知识。此外,活动还特别关注外卖员、农民工等新市民,普及基础金融工具使用技巧,助力其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数字赋能,扩展宣传覆盖面
阳光财险通过官微、官网、微信视频等发布防非金融活动宣传视频和风险提示,制作“涉农骗局”“中介高返现”等微视频,依托当地保险协会、广播电台活动,扩大宣传触达面。
在河南,阳光财险开拓短视频宣传阵地,推出系列原创宣传视频。其中《盛唐雅士话金融 千年智慧护钱袋》短视频以“古装穿越”为创意原点,通过盛唐雅士与现代市民的跨时空对话,生动演绎“高返现理财陷阱”“高息理财”等诈骗新套路;《涉农防非:守护农民血汗钱》短视频情景再现“农业保险高分红”等涉农骗局,层层拆解合同陷阱与话术漏洞,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防诈哲理转化为通俗场景。两则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3万次,收获群众互动留言千余条。
在四川,阳光财险参与录制成都交通文艺广播电台“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宣传”特别节目,通过以案说法、互动问答等形式,拆解非法集资的典型特征与惯用手法,提醒广大市民警惕“保本高息”等话术陷阱。同时,通过“四看三思等一夜”等实用防非技巧科普,引导听众朋友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助力增强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辨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趣味互动,让金融知识“活”起来
为增强防非宣传渗透力,阳光财险拓展“接地气”宣传渠道,创新“花样”宣传方式。
在佛山,阳光财险联合同业机构,以农工党佛山市委员会组织的义诊活动为契机,组建专业志愿者团队搭建“金融安全科普角”,以“游戏+案例+问答”的沉浸式宣教模式吸引村民驻足。针对农村地区易发的非法集资、养老诈骗、洗钱陷阱等风险,志愿者们设计“飞盘问答”等互动游戏,将金融知识融入闯关环节。村民通过参与游戏获得定制环保袋、防骗手册等实用物品,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累计发放《防骗指南》《防范非法集资》等资料200余份,覆盖村民超300人次。在安徽,阳光财险志愿者以毅行活动为纽带,设置防范非法金融知识宣传展台,设置“抽奖问答”形式,成功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问答题目紧密围绕日常生活,涵盖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反洗钱、防非技巧等实用金融常识,通过趣味问答,让金融知识“活”起来。
未来,阳光财险将持续推动富有成效的金融知识普及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群众的金融安全,为金融宣传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贡献阳光力量。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