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商业银行准备好了吗?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5日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那么,对于当今的银行业,唯一不变的恐怕就是复杂性。尤其在高度互联的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加深的复杂性正在迫使银行业作出必要的改变。

  正如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管银行欢迎与否,都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银行能做的,只有改变固有的模式。值得关注的是,记者近日通过对一些商业银行的探访了解到,这种改变已经由被动应对逐步转向主动寻求。

  “愿不愿意都是大势所趋”

  应该说,最能反映一个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就是看它是否拥有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同样,作为金融企业,我国的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对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自主定价,就无法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这也正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作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下一个目标,“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列入了“十二五”规划。而继今年3月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本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又再次重申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然而,对于实行利率市场化,很多商业银行似乎并不十分情愿。因为一旦利率市场化成为现实,特别是存款上限全面放开,那么在短期内利差收窄将成为必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已达3769家,但由于传统的存贷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利率放开必将会导致存款利率上扬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扬幅度,促使利差收窄。而从2010年上市银行年报看,即便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五家国有大型银行,其利存贷差收入占比也仍然高达80%左右。利率市场化无疑对银行业的盈利形成巨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商业银行的效率、管理、创新和服务等等,也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底在财经年会上谈到房贷利率时就曾感叹:“我们也看到,实际上金融企业并不是特别地愿意自己对住房抵押贷款定价。”

  不过,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记者观察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担忧正在被主动寻求应对所取代。而最直接的原因却源于迄今为止银行业仍然经受着的两年前超常规放贷后遗症带来的困扰,以及日益严格的监管压力。

  “这两年发展快点了,特别是2008年、2009年刺激政策出台我们跨越了一大步。但按照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监管部门对存贷比的要求,我们的压力就比较大,所以现在拼命拉存款,包括发行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一位省级分行信贷部门老总对记者如此说道。

  “发理财产品实际上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合法化,”这位老总称,按照人民银行的考核口径,理财产品也算存款,被纳入存贷比的管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发理财产品就是一种博弈,因为将来肯定要利率市场化。虽然现在存款利率上限并没有市场化,但理财产品已经开始突破了。”

  她进一步解释,比如理财产品利率是3%,现在市场化14天能达到百分之4点多。而且银行间信贷规模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企业也特别需要资金,那么,银行就可以开承兑汇票然后贴现———虽然贴现也受规模限制,但利率已经达到8%-9%。当然,也不排除各家银行为了满足贷存比的要求而牺牲一些利益。所以,理财就有点像在利率市场化中打探头球。

  其实,不仅仅是中行,目前,理财产品的急速增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2010年末,人民币个人理财资金为1.5万亿元,比2009年末增长56%。人民币个人理财资金占储蓄存款比例从2006年末的0.75%提高到2010年末的4.94%。

  哈尔滨银行首席研究员王亚玲分析,在利率管制体制下,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并非供需的真正体现,由于官方利率调整的滞后,负利率长期存在,资金提供者收益率为负。而理财产品则不同,其收益率为浮动收益,并且由市场内的供需双方决定,需求旺盛,而供给较少,必然体现为收益率的提升;需求回落,供给过多,则收益率下降,从而真正体现了资金价格由市场决定。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