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险企的原保费收入达到7998.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经记者粗略统计,伴随着规模扩张,上半年约有19家险企先后增资扩股,增资额超过119亿元。不过,保监会方面也透露,上半年仍有9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足,相关险企的业务开展将受限。
上半年增资规模同比翻倍
与众多银行通过股市输血相比,目前仅有3家A股上市的险企增资步伐也令人惊叹。记者粗略统计发现,今年初至今已有19家保险公司以增资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总规模超过119亿元,这相比2009年上半年五六十亿元的规模几近翻倍。其中,阳光财险、信泰人寿都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增资。在今年2月份,阳光财险刚获得3亿元的增资,注册资本由12亿元升至15亿元。6月,阳光财险又向阳光保险集团定向增发2.875亿元获批。不到半年时间,阳光财险已经获得近6亿元的资金。
在小险企争相增厚家底的同时,大型保险集团也没有闲着。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与太保集团也先后增资,相比太保增资9亿元,将注册资本变更为86亿元,人保寿险的一次性增资达到33.85亿元。此外,生命人寿、平安财险、阳光保险集团和中国财险四家保险公司也获批发行次级债来募集资金。
9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足
在增资潮的背后,是险企必须要面对的资本压力。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增长超过三成,人身险和财险业务的高速扩张直接导致险企的资本金紧张,出现偿付能力不足。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定》,按照偿付能力,保险公司被分为3类: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为不足类公司,100%~150%为充足Ⅰ类公司,高于150%为充足Ⅱ类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类保险公司,其业务将受到限制;偿付能力充足Ⅰ类公司需提交和实施预防偿付能力不足的计划。
尽管频频增资,但在刚刚举行的上半年全保会上,保监会方面还是透露出仍有9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的消息。对此,保监会方面解释说,少数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的公司资本状况改善缓慢,部分保险公司由于保费高速增长,资本消耗较快,如果资本金补充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问题。
今年以来险企增资情况
7 月 13 日 阳光人寿增资 9.9 亿元
7 月 5 日 国华人寿增资 2 亿元
7 月 5 日 天平车险增资 8000 万元
7 月 2 日 金盛人寿增资 2 亿元
6 月 24 日 阳光保险集团以自有资金 2.875 亿元参与阳光财险定向增发,
此前的 2 月 9 日阳光财险增资 3 亿元,共增资5.9 亿元
6 月 22 日 太保集团增资 9 亿元
6 月 18 日 恒安标准人寿增资 1.5 亿元
6 月 9 日 现代财产保险增资 1 亿元
5 月 25 日 信泰人寿注册增资 4600 万元,此前 1 月 5 日,信泰人寿增资 4620 万
5 月 19 日 和谐健康保险增资 7 亿元
4 月 30 日 中宏人寿增资 5.5 亿元
4 月 23 日 联泰大都会增资 3 亿元
4 月 6 日 生命人寿增资 6.01 亿元
4 月 2 日 海康人寿增资 1.8 亿元
4 月 2 日 中英人寿增资 2.3 亿元
3 月 24 日 中国人民人寿增资 33.85 亿元
3 月 19 日 太平人寿增资 14 亿元
2 月 26 日 国元农业保险增资 5.85 亿元
1 月 27 日 中新大东方人寿增资 7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