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近日,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继楼市、股市投资热潮之后,民间兴起了一股“炒钻热”。江浙一带很多炒房客、炒股客放弃了股市楼市转战钻市,一批“炒钻团”横空出世,以“钻石”为代表的稀有贵金属投资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钻石”能否成为下一轮投资新贵?
此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钻石投资的趋势和未来,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接受采访表示:从钻石稀缺属性以及这么多年价格一直稳步上升的趋势来看,钻石确实有作为投资产品的先天条件,但选择钻石投资还是要谨慎,不能盲目跟风。因为将钻石作为一种投资品,最大的现实阻力是目前在国内钻石并不能和黄金一样自由交易、流通变现。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国内的钻石消费市场都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初到现在,国内钻石价格涨幅高达40%,有的品种甚至高达50%以上。2010年,通过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报关和交易的钻石金额比2009年增长了88.1%。而来自中国宝玉石协会的资料也显示,从去年5月份到现在,我国钻石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钻石投资现在有多么火爆。
李厚霖表示:现在投资环境很旺,民众对投资的需求很大,大家都有对自身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所以看上了钻石,但一般大众普通个体投资钻石具有较大的风险和阻力,和黄金相比黄金在市面上可以正常流通,但是目前在国内钻石在市面、民间都没有流通变现的渠道,恒信钻石机构这样的企业采购钻石是通过上海证交所,这样一个会员,然后才有资格,然后再做正常的这种核心交易。但是做民间投资就很难去做这样的一个平等、且随时可以变现的交易,“所以我不建议一般大众普通个体盲目投资钻石”,李厚霖表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凤民对李厚霖的观点也表示赞同,孙凤民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珠宝玉石行业消费增长迅猛,但钻石和黄金等投资品有所不同,消费者还是要谨慎不能盲目跟风。
目前国内钻石变现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在拍卖市场通过拍卖变现,但拍卖方式主要针对价值较大、本身较特殊的钻石,或者是较稀有的钻石,而这一点通常个人及普通民众也没有购买力;二是回购方式,像目前国内已经有少数企业对自己售出的钻石进行回收回购达到一定保值增值,但也并未成为主流;最后是到典当行进行典当,但典当的方式往往大大低于钻石本身的价值,所以这个渠道并不是普遍接受的渠道。
针对此李厚霖最后指出,钻石本身无可替代的审美属性和情感属性,其实远远要大于它的商品属性。最近几年,市场上有投资钻石意愿的确实很多,但只有那种非常顶级的、具有非常高艺术价值的钻石,才有作为投资品的价值。普通民众选择钻石投资还是要谨慎,不建议民众随便去买市场动辄上完甚至10万、几十万为“投资目的”去购买钻石,“钻石的投资更适合非常大件、昂贵的一线当代艺术作品,具备很高的价值,这样的钻石升值空间、投资价值才可能有意义”,李厚霖表示。